• 延伸閱讀標籤: 慈善
  • 報導地點: 臺灣

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今年成立屆滿卅年。透過籃球運動,除了鍛鍊體魄,每週也安排人文課程,讓家長與學員一起學習,並帶動親子關懷社會、行善付出。

 

慈籃緣起

 

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簡稱慈青)於各大專院校創始初期,北區總幹事呂芳川師兄與花蓮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們都希望,除了「慈青社」帶動落實慈善工作、提升人文關懷精神之外,期盼透過如合唱團或籃球之類的活動,讓慈濟人文更融入於生活中。

 

第一個成立的「慈濟青年籃球隊」,原以泰北高中為主要的練習場地,一年後改到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世新大學前身)上課,取名「世新大學組」。

 

經過幾年的招生練習後,發現在慈濟的社區功能團隊中,國小學生有「兒童精進班」可以插根幼苗,大學生有「慈青社」可以長養悲心,唯獨國、高中階段缺少陪伴關懷的團隊,於是在2000年,慈籃降低招生年齡層,擴大招收國、高中的青少年。一年後,由於社區民眾與許多志工都希望他們的孩子也可以加入慈籃,於是再降齡招收國小五、六年級的孩子。

 

慈籃的學員們在教練指導下練習球技。(攝影:戴龍泉,地點:新北,日期:2020/09/06)

 

在困難中成長

 

籃球隊裡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就是教練,而慈濟人裡面卻甚少籃球教練。慈籃召集人李鼎銘是個實業家,儘管在商場上擁有豐沛的資源,對於藍球方面的教育資源卻較為缺乏。

 

「記得第一次上課時,沒有教練,什麼都沒有,只有我跟我家師姊,以及一些學生。」李鼎銘說:「慈濟團隊真的不可思議,不久後的一天,突然有位師兄向我說:『我是教練,我可以來當志工。』過了一陣子,他又帶來了一位教練志工,而參與的家長志工也是這樣一個帶一個……我們的社會裡,很多人有愛心,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樣來付出愛心,藉著『慈籃』這樣的平臺,一個介紹一個,當他們進來一看,竟然有這麼好的團體,除了打球以外,還可以付出,就這樣『一生無量』了。」

 

李鼎銘與太太洪若岑於1994年成立「慈濟青年籃球隊」。(攝影:戴龍泉,地點:新北,日期:2017/08/13)

 

期許與展望

 

1998年,李鼎銘夫婦與「慈濟青年籃球隊」的教練等成員前往花蓮靜思精舍尋根,並將一顆事先簽了名的籃球送給證嚴上人。

 

上人輕撫著手上的籃球,微笑地說:「這是我第一次親手拿到籃球,比想像的重了點,但還是蠻輕的。」

 

數年後,當慈籃家族的孩子愈來愈多,當關懷戶、家暴、發育遲緩、天生智能不足的孩子占慈籃總人數的十分之一後,李鼎銘才意會到,上人當年說「球蠻輕的」的言下之意是:「球雖輕,但『慈籃』肩負的教育責任卻很重。」

 

在慈藍家族裡,孩子們認識許多好朋友,受到很多慈濟爸媽的愛心關懷與陪伴,在他們的學業上,以及人生成長過程當中,帶給他們無限的愛與鼓勵,當他們畢業、長大以後,紛紛重回慈藍家族擔任助教、陪伴學弟妹們。

 

每一位慈籃家族的成員,透過籃球活動的凝聚力及慈濟人文的感染力,在他們的心田播下菩提種子,啟發本具的善念,在抒發旺盛體力的同時,也不忘培養他們關懷人群、回饋社會的感恩心。

 

除了體能訓練,也安排人文課程,讓學員們術德兼修蘊人文。圖為慈籃家族的學員們奉茶給父母親,表達感恩之意。(攝影:林瑞合,地點:苗栗,日期:2021/05/02)

 

(文:鄭善意 臺灣報導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