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52
- 報導地點: NULL
12月7日慈濟教育志策會上,慈濟教育志業各校校長分享教育成果,上人甚是歡喜,慈示四大志業都需要藉由教育用心培養人才。
「我們現在的慈善也需要人才,因為慈善已經國際化,沒有好的人才,如何把愛的真誠普及全球呢?所以慈善需要人才。」
「醫療與生命的關鍵非常重要,人生世間哪一個人沒有生?生的時候,第一需要產婦的接生;從嬰兒要到長大、老年、最終,這一生中同樣也是需要醫療保護健康。慈善少不了醫療,醫療需要人才,所以需要教育。」
「有了慈善、有了醫療、有了教育,這形象一定要顧好;四大志業的形象,就是威儀、儀表。」
「很期待我們的教育都可以培養人才走入了我們的志業體系,因為我們很需要人才。我們的四大志業都是與社會、國際有關,非常需要人才,所以期待校長與教授、老師們往這樣的方向。當然不只是為我們自己志業,為普天之下培育人才很重要,這就是希望。」
苦既拔已復說法 心富有餘能施愛
四大志業用愛守護人間,有如在暗處點燈,為人間拔除苦難帶來希望,「苦既拔已,復為說法。」
「我的發心立願是『為佛教,為眾生』,其實是為普天下蒼生,慈濟的慈善在任何個地方,每一個國家都會提起了『竹筒歲月』,都會有那一分的溯源,溯源慈濟怎麼樣起而成就了慈濟?就是『竹筒歲月』。」
「不是要錢,是要『德』。臺灣話說『德』也是『竹』(臺語同音),期待人人有竹子的『節』,節,節氣,大家要有『節氣』。」
「國際間最近看到尼泊爾,他們也取竹來做竹筒,這樣地分分毫釐儲蓄起來。人雖然是貧,可是他們已經培育了心富,富有餘就可以幫助人。」
竹筒歲月立恆願 教善人間利眾生
在苦難現場,慈濟人分享「竹筒歲月」的精神,啟發人人本具的善念,帶動受助者翻轉手心,發願行善。在緬甸,2008年納吉斯風災受助者烏善丁效法竹筒歲月的精神,每日在煮飯之前抓起「一把米」存下來行善,至今帶動全村日存一把米,累積起來就可以幫助更需要的人。緬甸「一把米」的故事在國際間傳揚開來,莫三比克、尼泊爾⋯⋯許多國家都跟著做。
「佛教為眾生,在人間如何利益眾生?他們就可以把這樣的『一把米』的故事提出來分享,這總是這是好的教育。」
以愛啟愛,以善揚善。上人期待慈濟四大志業都能傳揚「竹筒歲月」的精神。
「期待我們慈濟的四大一體,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我們要把它一體化。慈善在竹筒歲月那個時代是真正的在提倡愛心教育,所以有這麼多的國家來支持。我們到現在已經把慈善普及到了全球,全球同樣落實四大志業。」
「四大志業會合起來弘法利生,是我們共同的一念心。竹筒歲月是啟發愛心的開始,這一念心期待是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大家有志一同,共同一個的心願,四大合一,推向全球,這是最大的期待。」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77
- 報導地點: NULL
靜思弟子與上人心連心。12月4日證嚴上人與回臺參加海外培訓委員研習會弟子溫馨座談,聽取菲律賓及新加坡志工志業分享,並連線全球開示,對弟子的發心立願感到欣慰。
「我心我願,感恩各位菩薩發師父想做的願,人人都願意為人間付出,為慈濟盡一分的使命,每一次聽到『我願意』這一句話,感覺每一分願力都走入師父的心,這一分的願力讓我很安心,安心未來菩薩會在人間開道,所以說人間就有福慧;路開闊了,人間就能平安。」
善愛接連匯同流 點滴入海不乾涸
平安最大福,也是人人心中的企盼,怎奈世間無常,災難頻仍,令上人憂心,在在叮嚀,想要平安就要多造福。
「期待我們要更虔誠,為普天下祈求平安。想要求平安我們就要造福,造福不是說,我要捐多少錢就是榮董。師父對人人的發心,都很感恩,不要太勉強在榮董的執著,期待大家心放寬一點。我愛的是人、我愛的是心,我愛人人過去的無明、執著,因為靠近了慈濟,把無明跟執著放下,轉無明的念頭成為智慧。」
「轉無明為智慧,就是我的心願,不是說多少人來捐錢?捐多少錢?不是。我要的是善念,那五毛錢、一塊錢、五塊錢、十塊錢⋯⋯要大家每一天都會啟發一念善,累積大家行善的習慣,全家、人人造福。」
積善之家有餘慶,善不分大小,積沙能成塔、粒米可成籮,善愛延續點滴匯入功德海,將永不乾涸。
「只要每天一念心——愛與善。有愛心,有善念,那一念心,五塊錢、十塊錢、一塊錢,都是一念,一滴、一滴,滴滴善念集合起來,就是福如海,點點滴滴造福,經過了河、溪,就會一直流到大海去,所以說造福如海。愛要連接,不斷地接著,就是我最大的期待。」
「看到了全家都是慈濟人,我更歡喜;夫妻同修,福慧同行,太太造福,先生增長智慧,因為支持,同時也一起做,這樣家庭平安快樂,全家都是福星。」
布善人間啟善愛 傳法續法遍虛空
菲律賓慈濟分會明年將屆三十年,上人寄予祝福。
「菲律賓到明年就是三十年,三十而立,孔子說十五開始學習,到三十就要建立起來,到四十就完全沒有無明——不惑,我們一步一步踏實走在佛法中,而且造福在人間,做的都歡喜,就是法喜,天天有法入心,天天都做的皆大歡喜,而且做得人間有福,才是真正的造福人間。」
「佛陀為一大事來人間,目的就是教菩薩法,佛陀來人間就是要教導我們人人成為菩薩。菩薩不是現神通,菩薩要展示愛於人間,所以各位菩薩,永恆,把這個愛代代相傳。」
志工於所在地透過各種活動,布善在人間,也分享做慈濟的歡喜,啟發人人內心的善與愛,上人欣慰弟子認真做慈濟也不忘說慈濟。
「期待慈濟的慧命常住,慈濟法人人都可傳,最近我每天一直要聽他們對人間說什麼法?老實說我聽得很歡喜,也聽得很安心,因為弟子們真正把師父『關心人』的法接收到。修行不是獨善其身,一直求知,只是知而不行,等於無知,所以最重要是知了,要身體力行。」
「做香積義賣,實在是很辛苦,義賣其實本錢很大,賺得錢不多,賺到的都是讓他知道,『你吃的是大家的發心,賣的錢就是要給予,幫助人間。』不是做生意,是為了要廣結善緣。」
溫馨座談中,新加坡志工也分享了接引年輕人的法喜,尤其是他們利用科技來傳法。
「新加坡沒有很大,但是他們很認真在經營。當地許多的年輕人,都是以佛法、以人間法互相配合,度了很多的年輕人,科技人也是很多。這一群年輕人、科技人常常分享,我聽了也同樣很歡喜。佛法不只是求平安、拜拜、求福,不是喔!那是天空、地理都可以會合起來。我們的法遍虛空法界,善的法分享,很自然跟天空法界結合起來,這叫做智慧。」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93
- 報導地點: NULL
時逢歲末,全球靜思新發意弟子陸陸續續回臺受證,12月3日證嚴上人與加拿大等海外靜思弟子溫馨座談,聽取弟子於所在地深耕志業的點點滴滴。嘉許弟子們恆持精進,也再再叮嚀善用人生使用權,令法入心識,行入人間。
「識,不只是第六識,還要到第七識、八識,最最重要是九識。入識就是我們現在,你們說話,我們大家還有我都很用心聽,話出於口,聽入於耳,所以說者、聞者這個時候都有共識,共在那個共識。」
同聞佛法有共識 人間道場法入行
靜思弟子齊聚,聞法入心有共知、共識方能共行。慈濟人平時在所在國度,謹遵上人教誨,因應各國不同風情、文化、現況以及環境,以人間為道場,力行菩薩道,實現佛法生活化。就像香港,難行也能行。
「香港的分享很令人感動,那就是香港人口很密集,所住的地方很擁擠,而且有一點我不敢相信的,就是說廚房就在廁所的裡面,洗手檯也是流理檯,這都是因為人口很密集。國際間聽來香港很繁榮,原來還是有不少人都是住在那個籠子裡,一個小小的房間,總是一個小房間容納好幾個床,所以說平常的生活,實在是很辛苦。」
「不過每一回,他們投入在做慈濟回來分享,我感覺到大家心很寬,心寬很自在,很用心投入做慈善,這都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生活這不也是道場嗎?平常的生活在那樣狹窄的空間,可是他們的愛還是開闊的,去幫助人。」
開墾荒地布施愛 人間善法成永恆
慈濟加拿大分會,在大溫哥華的列治文市,有一處「愛心農園」占地九英畝,大約三點八甲,這是一對夫妻二年前(2021年)捐贈給慈濟。志工在這裡種植蔬菜、水果,收成後可以義賣助人,也捐贈給食物銀行,幫助弱勢家庭。
「聽加拿大志工分享,尤其是最近的愛心農場。我在11月行腳臺北,那一位捐土地的邵先生,過去我還不認識,這一回在臺北他們有來,是第一次,原來他就是那樣的平實,看來都是那樣很樸素的人,也不大出聲音,總是他們分享的內容,生活的內容和發心充滿了永恆的法。」
「他就說:『土地在那裡沒有在耕作,相信給慈濟很有用。』這就是他們對慈濟的相信,對於慈濟人的肯定,這麼大的土地捐贈給慈濟,總是相信它能發揮、有用,這就是價值,我也都很相信。」
「最近看到了總是有耕種,有規劃,看來很遼闊、很漂亮,雖然我人沒有去,不過現在的科技,可以透過科技視訊拉到那裡去,土地很美、很大,看到慈濟人有在那裡活動,我總是很安心。」
把握世間使用權 發揮價值利人間
邵先生夫妻把沒有耕作的農地捐給慈濟,非但讓土地發揮它的用途,更讓這塊土地成為散播大愛的據點,好因緣源自於對慈濟的信任;無獨有偶,近日,真融法師到花蓮拜訪上人,表達捐出在美國一塊七甲多的土地給慈濟的意願,信任慈濟能讓這塊土地發揮功能。
「我就跟思賢說,我們接受了土地,我們要趕快表達回饋,他們無所求,我們倒是需要抱著很感恩心去回饋。用什麼方式去回饋呢?就化無用為大用,平常他們認為他們沒有辦法去做,這一塊土地沒有發揮功能、效用,唯一的期待是給慈濟發揮有用,所以聽到了有投入去做規劃。」
「兩三天前,我看到視訊給我,真的是實在是很漂亮,只是我無法親自到那裡去,不過看到慈濟人走入那一塊園地,很自在也是很歡喜,所以說世間萬物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
「我只是感恩跟期待,期待現在的慈濟人,你就把它當作這就是我們的,我們大家的,有所有權,我們能夠來用,我們都可以用,用得我們心歡喜,有用,用得我們心很歡喜。」
「看開闊的大地,看出我們用心的規劃,讓它這樣的樹立起來的歷史,要不然那一塊土地空空給我們,我們又空空過去,所以這一塊土地哪怕再有價值也沒有那個歷史。這個中間有有緣人的發心,但是少了接受人把它化成有價值、有用。」
在世間,萬物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惟有善加利用,發揮它的功能,利益於人間,才能成就永恆。
「為慈濟,我們把它耕耘出了有一片有價值、有利用的,這也是永恆的功德。總是,不管我們去耕耘、我們收成來用都可以,或者是大家合心起來種,創造一個永恆,可以讓這一塊土地永遠都可以收成,也可以義賣、也可以送,可以做到助人,這叫做『價值』。」
合和互協入人群 教菩薩法淨人心
地盡其利,物盡其用,人生亦如是。
「師父都會說,人生沒有什麼所有權,同樣有使用權,還要大家自我盤點,盤點到底我們生命有多少使用權?生命的使用權,我們要共同發揮使用權的價值,這都是我們大家互相的這個力量要合。」
「常常說『四合一』,四合一,合心,慈濟最大的價值,就是讓全球慈濟人大愛會合,把全球慈濟人的大愛心會合起來,還要合作。這種的合作,做什麼用?就是為人間,為人間付出,這就是佛陀出現在人間,只開一道門,就是教菩薩法。」
「現在沒有受教育的人很少,人人都是有常識,有常識有知識,但是對社會是否好?有時候不是很好,因為知識高會算數,那個會算帳,分毫都要計較,都會計較。有計較就會有衝突。所以爭啊爭,就會有爭端,越來越多。」
如果人人都能降低私己的欲望,多為人間來付出,自然就能減少爭端。
「四、五十年以來,慈濟法也讓大家互相度化,總是佛教開闊人心,人間法可以淨化每一位菩薩,淨化人心,作為人間教育。所以我說有慈濟,對於人間幫助很大。」
「我們弘揚慈濟,就是開闊佛教的觀念,佛教的觀念我們應用在人間,所以佛法慈濟化,真正的發心走入人群,不是坐著在那裡拿著佛珠念,佛法要慈濟化,走入人群。臺灣是這樣,任何一個國家也要這樣。」
「請各位菩薩,發揮人間的價值,價值觀在我們的身上,盤點自己,發多少心?立多大的願?做多大的事?這都需要人與人之間會合起來做。」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86
- 報導地點: NULL
慈濟創立於1966年,2016年時逢五十週年,同年11月5日證嚴上人於海外慈誠委員研習會上,定下法脈——靜思法脈,宣布正式立宗——慈濟宗。而今慈濟將屆一甲子,證嚴上人於11月23日慈善志業志策會上再次明示,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精神理念,是在人間行菩薩道,且無分國界、宗教。
天地人間同山河 宗教會合共善愛
「普天下,『空』,空中,這個『空』用刀都割不出痕跡來,因為宇宙天空都是同一片。地球大地怎麼割,還是同樣的山河大地,還有大海,都是我們共同生存的人間,佛陀說:『人人本具有佛性。』佛性就是善良,這個善良也不分宗教。」
「哪一個宗教不是有愛?都是博愛、大愛;哪一個宗教不是為了要呵護著眾生的平安?宗教都是一個方向,人都是在眾生之中,這麼多的生物,但是有不同的生態,牛啊、羊啊、狗啊、貓啊,牠們的生命都是與人同樣,佛法是講求真誠的平等,不分階級也不分種類,總是都是生命。教的宗旨是期待人人,人間正確的方向不要偏,所以古聖賢人指導我們正方向。」
上人認為宗教無不就是教育,教人為善也教人有愛,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
「天空大地這麼大,要如何給人一個方向?過去,個人修行個人帶;到現在,我們應該把它會合,就是共同一個愛。」
菩薩緣苦濟眾生 合作共善無藩籬
慈濟將佛法落實國際苦難角落,不分國界、種族與宗教,更隨順因緣與各宗教合作共善。
「慈濟慈善工作總是不分國界,哪裡有缺少,我們就去哪裡補充,互相互補,互相關懷,互相相愛,這就是人類的本性,性本善,我們是共同一個善,慈善的方向。現在慈濟在全球已經走過了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去幫助、去建校、去建大愛村。」
「總而言之,地多大,我們愛就要有多大。天空無窮盡;地球再大都是有一個範圍。只要是這個大地上所需要,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分宗教、不分國界。能做到的是因緣,沒有因緣也無法去做,這麼寬大的地方能拉得接近,那就是有因緣。」
感恩尊重愛人我 導正方向共謀福
因緣生、因緣成而且因緣相續,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發生強震,土耳其臺商胡光中,在聯合報刊登一則「土耳其強震,臺灣在哪裡?」呼籲臺灣人伸出援手;得知慈濟勘災團已抵達,他主動會合,成為最佳助手。後來,身為穆斯林的他,成為慈濟土耳其聯絡處負責人,跨宗教將慈濟的慈善腳步深耕在土耳其。
2015年慈濟不捨敘利亞難民兒童,為了家計淪落為童工,看不見未來,為其開辦滿納海學校。
「合心合力,這一些孩子跟我們有因緣會合在一起,我們給他教育,他將來是人類的菁英,是人類愛的種子。這一群孩子生在這樣的亂世,我們假如沒有接觸到,他們在這樣的亂世成長,也許會被滾滾惡濁的惡世牽連進去。我們有因緣,給他一個正確方向的教育,他的心靈種子就是愛;慈濟只是種下了這樣愛的種子,讓孩子的正知不要偏掉。」
善惡拔河,惡的人愈多,濁氣愈重;上人期待人人導正人生方向,互愛互善,饒益眾生。
「淨化人心很重要,淨化人心就是和平。和平相處、淨化人心,社會才能祥和,天下才能無災無難。所以我們要用智慧,不要爭聰明。我們要彼此啟發智慧,不要彼此展現我的聰明。聰明沒有用,聰明只有傷害,面對人間沒有利益。」
「所以期待,宗教指使正確的宗旨;真正愛的教育,這才是正宗教育。彼此要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感恩、尊重、愛』這五個字是很重要,這就是正統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