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15
- 報導地點: 臺灣
再過三天就是癸卯年除夕,今天(2月6日)志工早會上,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向證嚴上人辭歲,上人感慨時日匆匆,慈濟也將要走過五十八個年頭,盤點過去,在在都是感恩!
「感恩一切事的成就,就是有無量的人用心、用愛,共同一個心願、一個方向,所以能做到開道鋪路走過來,不只是自己走過來了,價值的是我們走過來了,留著後面的人也可以輕安,輕鬆平安地走過去的路,這就是價值。」
恆持初心信願行 弘法利生我願意
上人感恩慈濟人合和互協,將長情大愛普及全球,在人間廣鋪菩薩道。憶及歲末祝福行腳期間,慈濟人以《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呈現人間菩薩信願行,上人讚歎人人心念合齊。
「假如沒有一念心合齊,那就無法動作這樣的——『我願意!』;他們沒有出聲,幾個動作——『我願意』,我們眼睛看就知道。這個時候就是『眼睛聽』,看到了他們這樣的手舉起來,就如耳朵都聽得很清楚。所以他舉起來的力道就是——『我願意』,這個『願意』是共同一念。」
每一場演繹之後,各區都會設計「法器」發心立願。花東區的設計是一本木雕的無量義經,內頁展開來是慈濟從慈善起家,將四大八法落實在全球,弘法利生,而一切的開端是從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一念心開始。這一念心花東慈濟志工以一顆鐵珠作代表,請上人從軌道的開端放下去。
「放下去,注意著這一粒珠怎麼走?心注意在那裡,眼睛跟著它走,珠這樣跑著、跑著,跑到最後,珠的終點國際天下都亮起來了。佩服!這一個時候,等到珠到了,亮起來,那一念心總是覺得佩服。」
「看走到那裡,珠還要很吃力往上爬,再爬、再爬,那是要動力。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讓它有動力,珠總是往上爬。爬到上面,它又衝下來。我就最近一直在想,我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嗎?開頭總是在那裡跑,要跑上去是多麼辛苦。五十多年前,是很辛苦,一個念頭,「為佛教,為眾生」這種念頭一出,開始就很辛苦。」
回眸慈濟克難路 靜思精舍溯法源
1963年證嚴上人皈依印順導師,導師給了他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這六個字,上人奉行至今,仍不停歇。
「我昨天聽到了同仁在分享,分享(在)小木屋開始修行的故事。我自己在書房裡,他們在客廳裡在分享,我靜靜地聽,好像在聽別人的故事。有二種心情,一種辛苦,很辛苦;再一種,那就是佩服,很佩服,最後就是感恩,非常地感恩。」
「要蓋這一個精舍,小小的三十八坪,我們前面的精舍,小小的,它才三十八坪。這個三十八坪裡面,既是我們的起居室,晚上睡在這裡,這間的裡面;白天,就是在這裡辦公,克難慈濟功德會在這裡,也是客廳。」
「蔣經國先生來過這裡,也是客廳在這裡;李登輝先生來過這裡,也是這裡。過去幾位國家的首長,他們來的都是這樣的小空間。可見他們會來,慈濟已經做到某一種程度,所以他們才會來花蓮,總是會到精舍裡來。」
「那一段時間,自己在想著,有今天也是很不可思議,感恩。今天跟著時代的需要,跟著現代化的科技,總是跟著走,到現在。看看我現在這樣說話,已經全球聽到聲音、看到影像,昨天應該也不少人,聽到我們同仁、執行長跟臺灣各地的菩薩在分享,相信全球慈濟人也都看到、聽到了。」
「他們分享到了,以前都是席地而坐,沒有椅子,但是首長要來的時候,在那樣小空間,我們要拆門,窗門。那窗戶,防颱的窗戶,把它拆下來,用三角櫃當桌腳,總是防颱門放著當桌面,就這樣地長長的一個桌子,舖上了塑膠布,就是一張接待國家元首來的地方,那就是我們那個時候。」
「所以說來,克難慈濟功德會現在已經全球慈濟人的家,全球慈濟人回來了,要回來過年了?是啊,回來過年了。這好溫馨的大家庭,雖然空間還是不大,不過家庭情很長,愛很大,這就是現在的慈濟大家庭。」
語末,上人殷勉人人發揮生命價值。
「愛的、感恩的話說不盡,大家共同一心去付出,這就是價值,盤點一下,為人間無所求去付出,這就是人生的價值。」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05
- 報導地點: 臺灣
2024年1月28日濃濃的年味氣息攏罩在花蓮靜思堂,迎接證嚴上人為靜思弟子主持職志同仁委員慈誠授證典禮。證嚴上人提醒「時間成就一切」,殷勉人人把握時日真誠付出,為人間、社會注入至善至美的祥和之氣。
「真善美來自於那一念真誠的善念,過去人人虔誠善念、彼此感恩,所以我們平平安安;未來我們要虔誠如過去的那一念善心,如過去那樣地合和互協,彼此之間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那就是給我們人間的幸福。」
福慧兩足惜時修 禮者理也轉無明
幸福是人人對生活的想望,迎接新年,人人更企盼未來的一年平安順遂。
「我對每一位祝福不只是新年好,還要造福人間,不只是要造福人間,還要提升智慧,福慧雙修,當我在送福慧紅包給每一位時,就很期待大家看見福、慧,造福要提升智慧。」
福慧兩足尊,上人期待人人都能體會到有限的人生,做個覺有情人。
「人人要有那一分的覺悟,佛陀出生在人間,看見人間的苦難——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人生過程因為時間流轉,不斷地造就不同的環境,人與人之間那樣的祥和、和諧,慢慢地因為心靈的無明,拉開彼此距離,人心不調和,造成世間的災禍。」
人心不調不僅傷和氣,還可能導致災難發生,一如氣候——如果風調雨順,大地自然平安;反之,四大不調,災難就偏多。
「有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彼此冒犯到了,我說的話,你不喜歡聽;或者是說出了欺騙違背的話,讓你很不高興。我們總是趕快道個歉,還要行個禮。所以說『禮就是理』,『經者道也』。」
「我們常常在誦經,說消災要誦經,其實不是,經就是道,『經者道也』。道,我們要走對道,走不對路,那就迷失了,很危險。有宗教的指引,讓我們學會了認識人生方向。我一直說宗教要合和互協,任何一個宗教,都有他的大道理。宗就是宗旨,世間這麼大,每一個國家都有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文化禮節不一樣,所以宗教,就會有不一樣的語言、說法。其實真實法是相同的——不違背良知,真正的要好好地用理,用道理去相待。」
愛灑人間互尊重 慈濟世界遍感恩
宗教和合體現在慈濟世界,靜思弟子不分宗教;救助的對象也是不分宗教、種族與國家,而彼此之間更是尊重各別的信仰。
「我在臺北、在高雄、在臺中,都有不同宗教來見面、打招呼、互動。有的時候我看到他們,就用他們的方式行禮,這叫做尊重。他們知道我是佛教,佛教的規則就是十指歸一、虔誠合心,就合掌回禮。我們是這樣的貼在心裡。禮,總是不同,不過入鄉隨俗,這叫做順。順,不逆,我們以方便法,開啟我們的心,這樣就會很和諧。」
「天下所有的人,我們都要打開心胸去愛,把愛灑播在人間,讓人人可以得到愛。有愛的人生,才會感覺有福。當慈濟人去發放的時候,送物資的姿態,會把比來領物資的還要低,因為這就是尊重、愛。」
「我們以尊重的態度送物資,所以姿態低。而且物資要經過打包,包得方方正正、整整齊齊,也是表示尊重,這都叫做禮節。總是,我們在這樣文明、有福的人間,更需要來帶動這樣的禮節,表達真誠的愛。」
「天天看天下事,天下苦難偏多,看到了天下菩薩都湧現出來,菩薩們有的是從天而降,有的是從地湧出,從天而降的呢,遠距離搭飛機,從地湧出是當地的人,有的過水,搭船。不管哪一個地方,哪裏需要,人手不夠就去哪裏支援,天下真正是一家人那樣的關懷。」
「過去,過去常常聽到了天下大同。這個大同,不就是這樣嗎?菩薩大同,人人本具有佛性。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同樣,那就是真誠的愛。」
「我一直一直期待人人心存感恩,『阿彌陀佛!』我很少說,但是我心心念念掛在心頭裡,都說『感恩!』感恩,不宗教,分工做,感恩菩薩守護了人間的平安,守護了社會的繁榮,守護了人人的健康,這都是人人的責任,所以我們彼此感恩。」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98
- 報導地點: 非洲
1月20日,十一個國家地區、逾二百位遠從海外歸來的志工們,接受證嚴上人的祝福,成為榮譽董事。上人期待這一群富有愛心的志工菩薩們,能把慈濟的愛的能量灑布在各自的僑居地,把握因緣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大家的愛真是讓人歡喜,隨喜功德,很歡喜期待,因為有你可以把愛的能量,可以傳得更廣更普遍。今天早上、中午,都看到國外歸來的菩薩,在會客室裡座談,介紹從哪裡回來。雖然都是第一次見面,但是感覺有緣就是很親切感。」
聞聲度苦慈濟魂 人間菩薩遍全球
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志工自2018年聽到上人輕輕說一句「回饋佛陀的故鄉」,便自發性地號召有志一同的菩薩們,輪流前往尼泊爾、印度,關懷當地貧窮的景況,陸續將慈濟四大志業落實在「佛陀的故鄉」。
「我們很期待能到佛陀的國度裡去幫助他們,讓小小的孩子可以有書讀,而且輔導當地婦女也可以做工,女人也可以做小工,讓他們學習手工藝,安定了他們的生活,男人可以到外面去做生意,總是要改善他們的生活,就是慈濟人到佛陀故鄉去。」
哪裡有苦難人,就可以看見慈濟志工藍天白雲的身影。慈濟於1966年創立至今已超過五十七年,慈善足跡已經走過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地區,並在全球六十七個國家地區設有分支會聯絡處。
「慈濟每一年都有增加國際的慈濟人,哪一個國家需要他們,就用愛付出。就如今天我們也聽到、也看到,南非開始,他就可以走遍了十個國家,今年據說有十一個國家,都是從南非第一顆種子、兩個、三個,有心在那裡開始布善種子。現在在場的潘明水居士,他今天也在這裡做見證,因為他是第一顆種子。」
潘明水師兄九○年代前往南非經商,1994年接到政府官員的請託,隨同慈濟志工莊美幸到偏鄉進行發放,擔任翻譯。從此與慈濟結下不解之緣,並在當地接引許多原住民(祖魯族)婦女,走出貧困的家庭窘境,活出新生。
「那一群婦女跟著潘居士到處關懷,展開雙手去擁抱當地有病婦女,或是老人生活困難,他們都用愛這樣去付出,這都是愛心。在原來不認識的彼此,只要心中有愛,他們走近擁抱他、牽拔著他進入慈濟,或者幫助他們,這個看來我都很感動。假如沒有一顆種子用心去感化他、教育他,牽著手到了真正需要人的地方去幫助,哪有今天呢?看到只要翻一下,轉苦為樂,總是轉苦難人,讓他們可以站起來,可以展開了雙手,快樂的彼此互相之間,手與手牽起了彼此的愛。」
無私大愛化隔閡 教育為基展人文
只要世間還有苦難人,慈濟國際援助的腳步不停歇。馬來西亞、新加坡慈濟志工發願要在尼泊爾當地翻轉宿世以來的貧與病,改善他們的公共衛生與教育機會。
「現在慈濟人在尼泊爾,也是要如何翻轉他們的苦難,就是進入了學校去,要去跟老師互動,請老師如何來教育。所以他們要跟老師接近,就以慈濟人在國際間成立了教聯會,總是有一群老師大家會合起來,共同分享如何教育的方法,所以他們就有成立教聯會。就是一個一個的部落,他們要把它連接起來,老師與老師本互相不認識,不同的學校無法互相認識。既是要成立,他們就要開始不同學校會合在一起,先來一個老師彼此的同樂。」
人與人之間,雖然有國度邊界的隔閡,但心的距離卻沒有障礙,透過寓教娛樂的方式,志工們帶領尼泊爾的老師們破除人際間的溝渠,也把慈濟人文理念融入其中。
「在土地上,草啊、花啊都可以就地撿、就地採,來到教室裡,一個小小的盆子,就可以野草野花插在一起,看到桌上多了一個人文,軟化了教室。但是,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輕輕鬆鬆地軟化插花,都有方法彼此溝通,我看了真正的很讚歎,讚歎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菩薩,到了尼泊爾用這樣的方法,拉近了人與人的感情。這種感情會合,同心協力把愛的教育傳進去,這就是人文。」
用愛教育,孩子們就有希望;用愛傳家,家庭就能和睦。上人期待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慈濟志工,持續在尼泊爾深植愛苗,逐步地讓部落、村莊,甚至整個社會都能祥和平安。
「都是用愛傳家,這個家庭都是和樂家庭,人人還要一家傳過一家,那就是一個部落、一個村莊,就這樣讓社會祥和,天下共同用虔誠的心祈禱平安。慈濟不分宗教,不管任何一個宗教,都需要有虔誠的心……全球慈濟人為天下做多少事,相信各位菩薩都有看到『藍天白雲』慈濟菩薩,人人都可當菩薩,是活菩薩走入人間。」
見苦啟發求道心 說菩薩法度苦空
兩千多年前的佛陀時代,悉達多王子出生在皇宮裡,享盡各種優渥的生活。然後一日走出城門,發現城外的人民生活竟是如此困苦,親眼看見了生、老、病、死等各種苦相,而深自反思有什麼方法可以拔除他們的苦難?
「他心裡想要如何幫助?哪怕他的國家要開國庫來幫助他們,都沒有辦法,他想著需要的,那就是要把人心翻轉一下,讓人人打開心這一扇的門。所以要讓人的心開,讓人人有愛心,人人的愛心把他一分一毫可以會合起來,用同情無私的大愛去關懷,整個社會才能改變國家的生態。」
悉達多太子從內心發願,要親近老百姓,引導人人富有愛心,彼此鼓勵發揮生命的功能與良能,從而改善困苦的生活。
「讓富有的人能了解苦難人的生活,讓苦難人能受到鼓勵,不要自卑,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去自力更生。因為佛陀的故鄉,他們有四姓階級,分成了四種階段,最下一級叫做賤民,這個階級,他們總是代代,每一代延續下去,無法翻轉人生。太子悉達多,他認為這樣是沒有道理,應該要鼓勵人人自己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不要依賴,而且讓人人有努力,他就有收入,所以他要走入人群去鼓勵人人,真正地、好好地自食其力。」
古印度(現在的印度與尼泊爾)土地很大,人口不多,如何布教?如何分享佛法的好?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非常困難,到哪裡都不方便,只有靠兩隻腳行遍各地。
「佛陀的時代,是靠這兩隻腳,而且走走停停,到處停留弘法去說法,可見這五百多公里,或者是距離有一千多公里,他一段一段要走多久的時間?看到了那一條線,就可以知道那樣地理的遙遠,佛陀的足跡就是這樣走,來來回回如何讓法傳入人心,實在是很不簡單。佛陀說法四十九年,還不到五十年,所以真正佛陀的精神理念,是否能進入人的心靈去呢?用什麼方法?想來真的是很困難。」
弘道在人善科技 廣弘佛智在人間
兩千五百多年來,隨著時代的演進、科技的進步,交通愈來愈發達,多位高僧祖德的翻譯、宣說,讓佛法得以遠播,讓人人都有機會可以接受佛法的薰陶。
「各位菩薩,慈濟不分宗教,任何宗教我都很尊重,但是很期待把佛法當成了學問,多來了解人世間佛教,這個宗教裡面的這個道理是什麼?為什麼有這麼多高僧大德在人間?為什麼佛法對人間影響很大,到底是為什麼?期待各位菩薩們,能自己去看看佛法在人間的大道理。」
上人感恩每一位有心之士,願意投入慈濟、了解佛陀的教法,將慈悲帶到苦難的土地上實踐,讓佛法成為人間法,可以真正用在我們的生活中。
「總是要有人,法才能傳得到,要有人才能去幫助需要的人,所以需要人來傳法。任何一個宗教我們都尊重,但是慈濟更需要有人傳進去,也有牧師,比如說在獅子山、在海地也有牧師、也有神父,也是走入慈濟,也是把慈濟的愛帶回到他們的部落,也承擔起了慈濟在他的故鄉,發揮愛的能量。」
慈濟不分宗教,只期待人人一念善與愛,真誠地彼此扶持、互相鼓勵,「期待現在在座都是在不同國度回來,把慈濟的精神理念都能夠互相勉勵,互相溝通,哪裡需要,訊息回到臺灣,臺灣就可以去補充他的能量,總是這就是愛。感恩用心用愛在人間。」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344
- 報導地點: NULL
學佛就是學習佛陀慈悲喜捨的心,將菩薩法應用在人間,鋪出菩提大道直。證嚴上人行腳,1月18日在臺中靜思堂慈濟人聯誼會上對靜思弟子開示,闡明學佛的真諦在於行經,期許眾人莫忘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
想師敬師師常在 精進如常續慧命
上人此次行腳,原訂2023年12月下旬,即自臺北往南行,未料在桃園時因身體不適又北返臺北,隨後歲末祝福行程由靜舍師父代為主持,歲末祝福上人座椅空蕩無人⋯⋯
「聽到你們說,看到那一張椅子空著,簡院長(簡守信)在這個地方我在新店看,看到這一大群莊嚴的菩薩,看到了大醫王、白衣大士,在這個地方,簡院長說出了他的心聲,那樣真誠的情流露出來。」
「那個畫面,我自己看到那張椅子就是缺一個人。所以讓簡院長和大醫王那樣的感慨,那樣的深。我看、我聽,我很感動。所以在那個時間,我說不管我怎樣,拖命,我也要到臺中去。」
不捨弟子想師之情,上人延長行腳時間,南下臺中。
「你們現在也可以看出,師父是怎樣吃力說話,就是因為那個場面(台中歲末祝福的連線畫面),他們拉著一條繩子。這條繩子就是慧命要相傳,所以這條繩子是這麼大,這樣在拉,慈濟的慧命要不斷連續下去。」
「他們是很用力,這個畫面,燈光不好,看不出浩蕩長,那是很長,很出力。我坐在新店,簡院長說他看到這一張椅子,竟然是空的,他的心……」
「聽到他說這些話,看到他的表情,我不捨。所以我就那天開始,我自己就很養力。真的是,來到臺北點滴等等。在那個地方真的是養氣,養力,終於下來了。」
靜思精舍慧命家 廣弘宗門代代傳
心心念念弟子慧命的增長,上人不辭勞苦,一場又一場與弟子溫馨座談,在在叮嚀弟子要守志奉道,將法脈一代傳一代。
「看到了各位菩薩,真正的都是莊嚴,而且聽大家的分享,讓我很感動,同時也很感恩!聽到(中區)慈誠委員回去精舍,把整個園區整理,把我們的大寮、大殿等等,高高的地方,他們搭架子上去清。水溝那麼大,那麼地髒,他們怎麼鑽進去⋯⋯師父很感動。」
「精舍是大家的家,慧命的家。他們這樣地認真、誠意,把自己的慧命延續下去,像拉繩子一樣,一代傳一代。精舍就是法脈精神,他們總是這樣,把法脈顧得健康,把我們的宗門開的大大,不斷不斷菩薩招生入大門來。」
「法脈讓它健康,哪怕是師父不在還是一樣,不用師父煩惱,下一代、下一代他們也是老實修行,他們也是真誠的為人間付出,要來帶領慈濟人,師父都很安心。」
「在花蓮,每一天我認真聽,聽下一代的(精舍)師父們,他們跟大家分享,我也是很放心。將來你們可以聽他們如何為人間,一樣,他們也要來帶領,法脈這樣繼續傳。他們也要把我們的慧命擴大,人間可以想到慈濟,該幫助的要幫助,該教育的要教育,該扶的就要扶起來。老人、病人,我們都要去做他們的後盾。」
慈悲喜捨佛心行 菩薩人間師心願
花蓮靜思精舍是慈濟人心靈的家,更是宗門源起的道場,上人企盼靜思弟子莫忘根本,既入佛門,當學佛心;既成師徒,當行師志。
「你們要學『佛的心』——大慈悲心,就像師父在學『佛的心』——就是不忍眾生對佛法不真確的了解。所以我拚著命進來,讓大家真確了解佛陀來人間是要教菩薩法,教導人人學佛要行菩薩道。」
「所以,我進入人間,在人群中跟你們講,『你們學佛,不是念佛就好。學佛要學佛的慈悲,要學佛一定要先走過菩薩道。人生多苦難,我們要去拔除眾生的苦。』這樣因緣,慈悲的因,而且愛的緣,在人間跟大家結好緣,度眾生;將來,你們來生、再來生也要結很多的好緣。」
「師父也跟你們說,『我過去生跟你們不知道結多深的好緣。』師父都沒有到你們家跟你們度,總是只說一些話,一呼、一呼萬應。大家聽到師父的佛法,『我很高興聽,我很愛聽,我聽了後我很感動;我很感動,我就要身體力行去做。』你們不就是這樣。」
「所以,換你們在度人,你們也是這樣一直度、一直度,同樣結好緣。過去師父就跟你們一樣,我就是在行菩薩道,我也是這樣一直度人來認識佛。」
「你們現在也是一直度人來認識師父,師父就跟你們見證。就是要這樣子做——你們這樣做,他也這樣做,大家這樣做,因為我是這樣做。」
自然法則知珍惜 弘法利生膚苦行
為長養弟子慧命,上人強撐年邁身軀為開示說法,愷切叮嚀,勿忘自然法則不可逆,無常不可擋,苦難世間不止,需要更多菩薩共同投入。
「師父拚生命、抽命也是用力,在這個時候還可以出來。還可以跟你們說得這麼連接還不會斷。那是一邊說,我自己就想,『我還有沒有下一回嗎?』但願有。」
「如果沒有下一回?我現在就要說清楚,很難說!』總而言之,你們要認真聽,不管有還是沒有。總是你們現在就要身體力行,很多眾生在等我們,等我們去度,就要靠你們的力。」
「期待你們每一家就是這樣傳下去,讓佛法鋪天蓋地,空間全部都有佛法淨化人心,在這個空間,到處都有佛法淨化人心,土地上面都有菩薩的足跡。」
「請各位你們還是一樣,這就是聽師父的慈濟法。師父傳佛陀的精神,來播送慈濟的方法行菩薩道,要不然佛陀本來說,『教菩薩法、行菩薩道。』但是要如何行?我只好用實物,實在可以走的路,可以救的人,你們現在去走,你們現在去救人,去多結善緣,去多造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