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580
- 報導地點: NULL
證嚴上人在今日(5/30)的志工早會上,關切天下災害的頻仍與異常,也直指人心與環境的惡性循環。
欲求不滿傷生態 當敬天地膚苦痛
「人類啊!無知也不知,為己所欲,所造作的是一個貪念、欲求,所以不斷地開發,不斷地要享用,又不斷地丟棄垃圾;垃圾不斷地增加,造成惡性循環。其實大地供應給人類的物質,是很足夠,只是人類無知,把它貪圖了,總是過度開發,而且因為破壞造成災禍,這就是人類。所以我時常感嘆,眾生共業。」
天地氣候與人心息息相關,人們總以「人定勝天」的思維,期望「征服」大自然,然而,人為的過度介入與影響,已經讓山河大地,遭受災害——森林大火、溫室效應、極端氣候……上人呼籲,唯有改變心態,從貪求轉為「感恩」,以不忍之心愛護大地環境,珍惜生機,才能讓天地生生不息。
「慈濟人不分宗教、不分種族、不分國界,總是人人啟發愛心、感恩心、尊重心,要呵護大地、要孝順父母、要報眾生恩,這都是慈濟人這多少年來,一直在弘法利生。要好話好說,好事好做,不斷宣導疼惜人類,疼惜大地,心存感恩,這都是不斷在提倡。尤其是在今年,已經都看到了,佛教界不同宗派,共同表達出這一分佛教真誠的信仰,表達出對於佛陀同一個方向的感恩,看著真的都是很安慰、很歡喜。」
感念佛恩勤行道 弘法利生饋佛國
上人長久的呼籲與志工的宣導、實踐,將慈悲、善與愛,不僅深入到社區,也回歸到佛陀的故鄉。在印度和尼泊爾,慈濟投入慈善關懷、靜思語教學等,在佛陀的故土,弘揚佛法與大愛的精神。
「我們要珍惜,要知道人間的寶,我們要保留,需要人人把我們的心淨化,把握時間、把握因緣……時間消逝而去,慈濟人要見證過去的佛法,還要好好來記載它,讓人人知道,菩薩道要如何身體力行,我行、你也行,人人都可行道在人間,這就是我們好好的用心。」
不僅身體力行也要深度的紀錄,上人以慈誠隊為例,慈誠菩薩不僅護持建院,在疫情期間,陪伴醫護走過疫災,每一間慈濟醫院都是由愛與善所打造的,上人讚歎,「一塊磚、一包水泥、一寸木料,都是慈濟人集合起來所建造的醫院。」因此人人要守護愛與善,也持續要守護自身的健康。
「總而言之,最好的防護就是戒慎虔誠,也要多推動茹素,這是不變的道理,,多推動茹素才能改變大空間的生態。期待全球菩薩們,要好好地發揮愛的能量,愛惜自己就是保護別人,這是不變的原則,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感恩!」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31
- 報導地點: NULL
5月14日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前後,全球各地慈濟人在當地展開浴佛,莊嚴畫面透過大愛新聞播送所展現出的虔誠之美,在在令上人讚歎與感恩!證嚴上人在5月28日的志工早會上,形容非洲菩薩在克難的環境下,克服種種限制浴佛虔誠,有如清涼法水滋潤大地。
「時常都這麼說,法譬如水潤漬蒼生這就是法,就是法在這樣的土地裡,大家身體力行。看看在非洲裡,在山上、在鄉下,山上真的是看來整片的草是乾乾泛黃好像快要乾掉了,他們可以在那裡帶動遠遠長長的隊伍,他們一步一佛聲,步步佛聲這樣的精進,多麼整齊啊!」
布施善愛跨宗教 信仰淨心啟和平
因應佛誕節,東非國家莫三比克,已經連續十年,在佛誕節前後,舉辦浴佛活動和朝山,今年(2023年)布置沿襲傳統就地取材,還加入戲劇傳法,呈現上人當年創辦醫院的篳路藍縷。
「就地就是舞臺,他們集合得不亦樂乎,大家很快樂,那個心像是被水,清水洗過,很熱的太陽很燙滾燙的地上,他們總是都可以很安靜的心虔誠的浴佛。演了這一場戲總是看得觀眾們也很歡喜,這就是他們很容易滿足,知足心常樂,這總是很感動。那就是在描述幾十年前,我為了要蓋醫院,看他們演得有模有樣,找土地的苦,要蓋醫院的虔誠。看,這就是我們已經醫院在臺灣,目前大小醫院總共是八所,他們在演過去,看著我真的感覺到說,回歸到了當初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就是拉回了過去的那樣記憶猶新。這實在是很感動。」
莫三比克本土志工將最初建院歷史以戲劇重現,也不禁讓上人憶起克難慈濟功德會的艱辛來路,叮嚀靜思弟子莫忘慈濟在各地從無到有,克苦克難走過來的來的菩薩足跡。
「那臺灣大家要好好去看,他們的環境如何把人的莊嚴,那樣地虔誠,師父的讚歎,你們總是回頭去看看這樣的影片,這都沒有做作也沒有彩排,攝影機就這樣遠遠地拍著,回來的總是那樣地莊重、很莊嚴,從寬闊的草原一直拍到了我們的分會,在南非的分會裡,看!幾位幾位的年輕人都是很用心,談何容易?過去這個最原始的菩薩,像潘明水,施鴻棋還有好幾位、好幾位的臺商他們為了把佛法帶進去曾經經歷過了那樣地很危險的環境。他們在那樣很暴力的時代他們為了佛法帶進去了,淨化人心,經歷過了很多很多的那樣的危險,還有很克苦克難這樣的帶過去,所以今天所看到的只要大家信仰再帶動起來這就可以看見了信仰和平。」
和合互協盡心力 分分寸寸細膩愛
喜見跨宗教信仰的大愛種子在非洲地區萌芽,帶出浩盪長的慈濟隊伍,上人讚歎他們的精進和刻苦,也沒忘記臺灣志工的和合互協——臺北慈濟醫院,即將在7月進行評鑑,醫院職工與志工合作,針對病房、各科診間進行大掃除。
「再回歸看到了臺灣,我真的很感恩!在北部,我們的慈濟醫院裡,可知道這幾個月,我們的慈濟裡(北慈)全部清洗,不只是清掃而已,還要洗,從這個外圍欄杆開始,就是窗戶外面的陽臺開始清理,從那個欄杆一直擦,跟陽臺周圍,從外圍一直整理。從外圍這樣的整理,多大呢?用公尺來量,這樣的一圍這一共有七千多公尺,七千多公尺等於七點多公里,這樣清一次外殼就這樣一圈,樓上、樓下的外圈這樣清一圍七千多,七公里多,七千多公尺,看一層層都是慈誠委員。」
這樣和合的畫面,也令上人想起當年建院⋯⋯,一樣是說不盡的感恩!
「看到了不由想起了,在我們北慈當初那片土地都沒有,一直到有,可知道要有這一片土地,發心的人,他總是到現在我還不認識奉獻這一塊土地的人,那樣低調、低調,把這一塊價值連城的這麼大片的土地捐了,不具名總是把它捐出來,一切的手續都不用我擔憂過,總是那樣地順利,這樣地奉獻出來。」
有了土地,規劃之初,志工就投入整理。
「開始有土地了,安心、專心開始要規劃,可知道開始要規劃,那個地方就要有一個簡單的聯絡處。從小小的小空間,我們的慈誠隊就開始;那裡面還有一個已經停了好幾年,沒有用的那個大空間,所以我們就要去打掃清理,那種坎坎坷坷,一層過一層,我們要好好去清理。」
「所以從那個時候我們委員慈誠開始幾層樓,他們整理到了可以集眾,每一回我去了總是人帶人,慈誠委員一直把大臺北區的會員,總是我每個月去,每個月的會員集眾,或者是會員再帶會員,慈誠委員再帶慈誠委員,總是一層層就像那水漣漪,一盆水放著,一滴水滴下去,那樣的水漣漪一圈圈的一直再擴大,就如是這樣很紮實。」
工程開始了,志工繼續守護工地菩薩,人越來越多,鍋子也越換越大;慈誠負責硬體,委員負責軟體,無微不至。
「這種供飲食、供茶水,還要夏天,毛巾要洗得乾乾淨淨冰在電冰箱裡,工人菩薩一下來趕快有涼涼茶水供應,還要有涼涼毛巾供應給這在太陽底下綁鋼筋、鋪水泥。看他從下,從地上一直到樓上,從樓上的一直裝修到樓下,這樣的真正地委員們奉為菩薩,很感恩,真誠的感恩心,感恩這一大群的建築工菩薩,那樣用真的是很虔誠,讓大家的付出情甘意願,情甘意願這樣地付出,可見我們的建築是分分寸寸,總是很細膩。」
視病如親醫身病 志工醫心做後盾
建築完成了,醫院啟業了,是地方守護健康守護健康的磐石。
「可知道這麼多年來醫院救了多少人?那急診或者是這個很罕見病送來等等等等,這樣的付出,那樣的呵護照顧,尤其是近三年來,這國際間的疫情,節節升高。臺灣也是一直、一直總是發現這樣的疫情,總是醫療系統勇於承擔。」
上人感恩疫情期間醫護們承擔著被感染的風險,忍著穿防護裝備的辛苦堅守崗位。
「在醫院不只是醫護人員要防患,總是各部門都很辛苦,都很辛苦,密不透風的那樣的防範著,可知道三年多來,醫療系統是多麼辛苦啊!所以我一直要呼籲人人要尊重、敬重醫療體系所有的菩薩,可以守護健康、守護生命、守護愛。要守護健康,也需要醫療體系;守護生命,也需要醫療體系,醫療體系充滿了虔誠的愛,才能真正的守護社會人群,我們的醫療體系、醫護,還有藥劑,還有復健等等,各個部門都是在醫院裡面裡,少一科、少一個動作都不行,所以我們對院裡面工作的每一位我們都要很感恩。」
保護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而醫護醫身體的病,「心靈」的痛楚,還有醫療志工的陪伴。
「也是很期待,很期待(志工)就在前面,在醫護同仁(很忙時),我們的志工,他們就可以(在)醫院病人收進來了,我們的委員、慈誠都在旁邊維護病人的他的心聲,醫護同仁很忙,也無法很直接聽到病人的心聲、病人在煩惱什麼?他需要什麼?所以醫病但是無法醫心。『醫心』那就是慈誠、委員他們去陪他,去跟他談心,這樣可以完整身、心、病,到了慈濟都可以得到了(醫)療,醫療,身、心、病,真正的很感恩。」
感恩付出無所求 幸福回憶無量德
然而,付出的人以感恩心來付出,受助的人也要適時表達出感恩的心聲。
「有的時候看到了社會,人心已經複雜了,有的人心靈無明,他們以為「醫生、護士為我服務是理所當然。不是理所當然喔!他們是守護志業,他們的發心立願守護、守志願,他們是品格守護,他們發心立願想要當醫生、當護理是為了發願,他們要奉獻他們的愛,很崇高的願力。」
甘願做、歡喜受,而且付出無所求。無論是醫護還是志工,他們的付出,在上人看來,充滿愛的能量,回憶起來總是幸福滿滿。
「其實你不用求,功德自得,我們要成就我們『德』,總是可以『得』,要『得』就要付出,才能成就我們的功德。『有做有得,分分已獲』。所以大家所得到的這種,再回憶看看,心裡好甜,所以甘願、歡喜。感恩菩薩們愛的能量付出,感恩。好啊!不要忘記現在的未來,感恩!」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49
- 報導地點: 莫三比克
佛法是融通宇宙萬物的真理,證嚴上人於5月23日志工早會中,對大眾講述佛法就是要心包太虛,遼闊的天地間的所有事物也都是菩薩道的覺有情人所關注,只要每個人的信念虔誠,凝聚起來就能成就大事,也能形成祥和,推動天下平安。
「佛法,尤其在誦《地藏經》,都是各有神,各有所主管的神。任何經典都會有天龍八部,舉頭三寸有神祇。所以最近都一直跟大家說,要相信,要用什麼方法來相信?總納歸來,總是一念心,這一念心就是要虔誠,虔誠用愛面對普天之下的一切,總是很簡單的一個愛,愛心、善心,這很有愛的善念,面對人間付出,付出無所求,盡我所能付出,人人都能這樣,那天下都會平安。」
虔誠浴佛現祥雲 佛性莊嚴攝人心
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是臺灣法定的佛誕節,慈濟結合了母親節與全球慈濟日,多年來都舉辦浴佛大典,凝聚眾人虔誠心意,祈求人間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這幾天都看到每個道場也都在慶佛誕,都是很虔誠。尤其是那一天(5/14),看到了很多的道場(法師),都會集中在中正紀念堂,畫面之莊嚴。那一天晚上看到了中正紀念堂那一天的佛誕日,好莊嚴,看到了在彩排,看到了天空,天空的背景一朵蓮花,好漂亮啊!」
5月14日,慈濟假臺北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辦浴佛大典,萬人在佛教各道場諸山長老、法師的帶領下虔誠浴佛。每個人的浴佛動作整齊,道氣莊嚴,連採排時的天空都出現蓮花形狀的祥雲。
「很不可思議的大自然界的背景,還有人世界的慶典,這樣大莊嚴的畫面,這樣的配合起來,好感動!那個莊嚴,實在是感覺人人的虔誠,那一種行動只要人人會合起來,那樣莊嚴。」
眾人身行動作齊一,顯示了人人內心的專注與恭敬,浴佛大典所凝聚的虔誠,也在佛陀法相布幔升起時,更有難以言喻的感動。
「看到了這一群(慈誠隊)菩薩那樣地恭敬護法,讓佛陀從地湧出了,漸漸升上去。在畫面中,看到了佛陀上來了,光看著都打從內心那樣地攝住,心不散亂,那雜念成為一心恭敬,就抬頭看著佛已經升上來了。看!這不就是這樣的畫面,也是人的虔誠的心,所以常常都說一切唯心造,我們這樣的和平,這樣的溫暖,這樣的莊嚴,不都是大家會合起來。所以說,我們要共同一心,虔誠地祈禱一念心,上達諸佛菩薩聽,真正的諸佛菩薩在你我之間。」
「舉頭三寸有神祇,這是自古以來都是人間的信仰,我們佛法也是一樣,佛在你我之間,而且更近,就是人人本具有佛性,我們人人的佛性在這個時候,十方佛來總是這樣地浮上來,也可以說你我佛性,在這個時候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人人佛性總是共一時,總是這樣一直升上去。」
善心善念化祥和 開啟智慧濟苦難
人人的佛性共一時,凝聚了祥和的氣象,這種和平也是人人心中所祈願,化為行動,就是人人相互疼惜,彼此幫助。
「莫三比克大家都知道,他們很窮,可是他們天天每週都上線來聞法。過去師父一直在說,提倡如何一把米積少成多,我們的一把米會合起來也可以幫助人。幫助人不是富有人的權利,不只是富有的人可以幫助人,窮人也可以,只要八分飽,一把米都可以,他們都在推,窮困人家有米糧在鍋裡,他們同樣探手一把,看到他們八萬把米,可以會合起來一堆小山,可以幫助四千多戶。用這樣的觀念,無形的觀念變成了有形的教育,真的一把一把的米,這樣來匯集起來,形成了這一堆,這就是教育,有形教育。」
有心助人,雖然窮困也可以找到辦法,莫三比克學習緬甸志工的「一把米」,就是佛法可以跨越種族與宗教來教化人心的證明。
「我雖然窮,這一大堆米也有我的份量,我也可以幫助人,這就是法,用方法來推動,如何積少成多,可以做善事。菩薩們,這就是,這就是方法。佛陀來人間教導我們要救濟苦難眾生,啟發我們的智慧,人人都會有方法。」
清淨本心現佛性 廣鋪佛法救末法
人心需要啟發,方法可以學習,上人請大家可以透過每週一下午的慈善會報線上直播的機會,共同來學習。
「現在的科技幫助我說法。雖然說末法時代,我們這個時候就是要趕快利用現在的科技,把法把握因緣鋪出去,期待搶救末法,讓末法回頭來,就是正法。就是期待,在我們的現在開始,人人本具有佛性,把人人的佛,總是啟動起來。」
「二千多年前一尊佛,二千多年後,那就是十方諸佛,就開始要湧現上來,就如中正紀念堂那一天的佛像從地湧出,臺下將近萬人多,在這個時候,大家的佛心也跟著一起顯現,才能這樣的整齊。這就是境教,環境的教,這就是法,借用這樣的環境的方法,來跟大家再度分享,這就是我們人人共同會合,佛菩薩在人間。」
人人心中有法,五百雙手可以凝聚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一萬人共一時,就是萬佛出現在人間。
「看,這人間,佛法正法都在這個時候,只要人人心中有法,人人心中有正法,這個時代是萬佛出現人間,處處可聞法。所以看,這就是美!感恩,美是人的形象會合起來,才有這樣美啦!各位菩薩,成佛在人世間,但是一定要行菩薩道,有菩薩道才能有成佛的因緣機會。」
語末,上人衷心祝福人人,正法常住心中,時時發揮出來,就是與佛同行。
「虔誠為大家祝福,人人心中的這一尊佛,時時都要湧現出來,不只是那一天,日日佛與你同行,你與佛同步,舉手動足無不都是用心在佛菩薩的念頭上,所以時時都是佛心人間。虔誠為大家祝福,祝福人人造福人間,功德無量,感恩!」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45
- 報導地點: NULL
慈濟教育志業建立之初,證嚴上人設立了「懿德母姊會」(後加入慈誠爸爸,改稱為「慈誠懿德會」),陪伴遠離家鄉到花蓮求學的學子,引導他們正向的人生觀。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早期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多有凋零,其中張廣輝師兄於4月20日往生、林勝勝師姊也於日前(5/7)圓滿此生。上人在5月22日的志工早會中,流露出失去弟子的不捨之情,並道出慈濟教育志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社會英才,同時深深感恩這一群早期陪伴上人走過篳路藍縷的慈誠、委員。
社會希望在人才 培育人才在教育
「我們慈濟四大志業,三十多年前開始教育志業,我就想著、想著,教育是為社會、為人間育英才,要為社會培養人才,所以期待能培育出有愛心,教育將來的菩薩老師,有智慧的老師、有愛心的老師,這是我們人間最重要的人才。」
良好的品格教育要從小紮根,慈濟從1989年創設慈濟護理專科學校(後改制為慈濟科技大學),為東部原住民及弱勢家庭少女,提供完善的就學機會;而後因應醫療人才的培養而成立慈濟醫學院(後改制為慈濟大學),並於2000年完成慈濟教育完全化,完備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含研究所、博士班)齊備的教育體系。
「用心培育著學生,學生一屆一屆地畢業,有小學、中學、大學,這種完整的品格教育對於社會是多麼地重要。所以我說教育就是希望,『希望工程』,這三十多年來為教育的工程,不只在慈濟的學校教育,還要為社會的教育,尤其是小、中學。」
臺灣於一九九九年發生芮氏規模7.3的大地震,造成臺中、南投等中部地區近二分之一的校舍倒塌或嚴重損毀。上人認為,孩子的教育不能停,除了搭建簡易教室讓孩子們可以接續學習;同時在兩年半之內,援建五十一所希望工程學校。
「九二一(地震),我們也是為社會希望工程,一直、一直以來,哪裡有需要教育,我們還是一樣教育希望工程,還是在繼續接。不只是在臺灣,國際也是一樣,因為普天之下,人才培養很重要,教育導向為人間的愛付出,教育是一個不停歇的大愛工程。愛的教育,相信是從過去到現在,還會延續於未來。」
感恩追思昔日情 募心募愛共善行
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上人更希望營造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品格教育環境,不分宗教、不分人種,人人都具有愛心,為人間苦難人無私的付出,付出之後還要說感恩。
「社會最需要的就是感恩教育、品德教育,有品德的教育一定是感恩,有感恩心,社會的希望一定是很濃厚。所以品德教育、感恩教育,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希望,希望工程。昨天(5/21)在學校(慈濟大學)裡,舉辦了一個感恩追思會,是(追思)懿德媽媽那就是勝勝。」
除了昨天(5/21)林勝勝師姊的追思會,另一位慈誠爸爸張廣輝師兄於4月22日往生,慈中的孩子也自主性地在近日為他舉辦追思音樂會。張廣輝師兄與林勝勝師姊兩位都是早期投入慈濟志工行列,跟從上人的腳步為人間社會付出。不論是籌建慈濟醫院、興建慈濟教育學校,都有他們付出的身影;不只親身參與工程,更是向周圍、鄰里,甚或是不認識的人募心募愛。
「他們步步跟緊師父的腳步,而且他們很用力在推這一臺牛車爬坡,雖然重重的負擔,他們總是從後面不斷地推,我只是拉在前頭,力量完全要靠旁邊與後面的菩薩,幫助我出力往上推,讓這一部車可以爬上山坡去。回過頭來,不知覺隊伍浩蕩長,這一大部有重量的車,是有這麼多人在旁邊、在後面很用力地推著。」
上人感恩這一群長年陪伴他一起努力的資深慈濟志工,即便有些人已經圓滿人生之路,但他們覺得這只是階段性任務的完成,他們與上人相約生生世世,還要成為彼此相伴的菩薩,共推牛車上坡。
「總是一部部的菩薩車,總是要從人間推上了菩薩的坡上去,這是人人所發心的大願。看到了張廣輝,他也是在四月間已經鞠躬下坡,整頓一下,他又要再來。學校蓋好,(他是)最早期的慈誠爸爸,在小學、中學,常常都會在門口,孩子來了,他呵護著孩子,牽著孩子進學校去,到了他們的教室外面,還要幫他找位子:『你的位子在這裡,坐好,要用功。』」
承擔付出一念心 菩提種子生無量
隨著年歲的更迭,曾經讓張廣輝牽著小手進教室的孩子們,也都陸續長成,有了事業與家庭,甚至孩子又生了孩子,看到張廣輝會親切地叫著「阿公」。
「是啊!這樣的親啊!法親情,因為當初他跟這一群孩子的親,親到了就是如他的親父母一樣的親,這就是慈誠爸爸。還有我們看到了懿德媽媽(林)勝勝,我們很多人認識她,因為她也是很資深,同樣陪著師父蓋醫院、蓋學校。她曾經跟我分享勸募,當她眼睛睜開,昨天晚上她一直想:『明天我要到哪裡去?對象是哪一位?要去跟他勸募。』師父要建醫院是多麼多麼地辛苦?有多少人的發心、感人的故事,她都會晚上準備好了,明天睜開眼睛準備出門,把這一些感人、有愛的故事再去度化人間。」
慈誠、委員心心念念地要接引大眾一起來行菩薩道,其中最讓上人讚歎而常常與人分享的就是臺北市中山區合江街一百三十巷,這一條長不到五十公尺、二百多戶人家的巷子,逾八成都是慈濟志工,林勝勝師姊就住在這條巷子裡。
「菩薩巷,因為他們所要度的,從最親的周圍,她家家戶戶去呼籲,因為要度最親的人是比較難,她從最難的地方度起,所以他們已經從家裡的人開始,從街坊鄰居這樣來呼籲。整條的街巷,街道巷弄他們就一一去呼籲,這很不簡單。總而言之,這種菩薩起步,步步維艱都是很困難,可是他們有心就不困難,已經成為全條巷道都慈濟人。開始要做事了,她總是這樣手一招,人人轉身一變,好莊嚴的委員服裝穿著起來,就家家出來開始(活動)。」
上人感恩每一位慈誠、委員的承擔與付出,不僅是為人間帶來希望、減輕慈濟志業體的負荷,也促進了人間的祥和。
「菩薩們,我感恩說不完,我們雖然已經很資深,人人看來都是年齡不斷增加,我時常都會說『不要認老』,要記得我們很資深,我們資深的經歷還要趕快傳,傳續給後面的人,一直要跟他們講故事,跟他們說自己付出的方法,這就是傳法脈,延續了我們精神,靜思的法脈,還要帶進了慈濟宗門,一批批地帶進來慈濟宗門,愛的付出無所求,雙手合掌感恩,這都是教育。」
上人經常說,他的人生離不開感恩,從早上醒來一睜開眼就心懷感恩,感恩一覺到天亮,還能翻身,動作自如。面對新的一天開始,萬事萬物都讓他充滿感恩。
「感恩,不是說『謝謝』,一謝了就沒了,花開花謝,謝掉了,沒有了。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一朵花,我們細心地培養它,花開了我們還要合掌,裡面還有很多的種子,一朵花涵蓋了多少的種子,所以合掌感恩。因為這一朵花裡的種子要播在大地,我們的心田,心地用心培養,把握因緣。把握因緣那就是大地,這個緣把人一直邀約來,一個一個給予他的心跟我們的心連貫起來,這心靈大地連起來,我的種子、你的種子都要好好飽滿的種子,我們好好來播種。所以花果盛開,粒粒的果子,果子就是種子,還一粒種子可生無量的結果,所以『一生無量』,這就是道理。」
真情陪伴如己出 清淨無染覺有情
一生無量,就如同張廣輝師兄、林勝勝師姊擔任慈濟學校的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他們陪伴著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們取得學位、成家立業,雖然都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卻是一個又一個有著深厚情誼的大家庭。
「昨天(5/21)看到了追思會上,已經是老師了、已經是教授了,他們還是回顧過去帶他的懿德媽媽、回顧著過去帶他的慈誠爸爸,放假暑假了、寒假了都會到懿德媽媽家去,有的國外學生來了也到了懿德媽媽、慈誠爸爸的家去過年過節,那樣的親啊!比他的親生的兒女還更親。」
上人憶起幾年前,有一位慈誠爸爸往生了,告別式時突然多了很多披麻戴孝的孩子。有人問:「怎麼有那麼多兒子?怎麼有那麼多女兒、媳婦啊?」旁邊的人就會說:「這些叫做懿德孩子啦!慈誠孩子啦!」
「這都是很親。所以說來,人的情,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無私無染,清淨的覺有情就是菩薩,看到了他們陪伴出來很有成就的(孩子),在社會各行業都有,在教育裡有成為博士、老師,還在教育下一代的學子學生,就是這樣不斷成就,真的很感恩我們教育的,現在的學生、現在的醫師。現在的學生、現在的博士,一代教一代,好完整慈濟教育系統,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個志業都有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所以每一回看到了,我很安心,我很安慰,此生無悔。」
上人期待人人把握因緣,讓一代又一代能接續啟發愛的能量,無所求地為人間付出,讓宗門能延續,讓法脈得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