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

- 詳細內容
- 作者 潘俞臻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56
【證嚴上人二○二四年十月十四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開示】
「這幾天聽到的國際災難很多,但是感人故事也是很多;這種人生舞臺,真正地很熱鬧,好事人人都支持著做。苦難人間,真正有許許多多大自然的災難,氣候不調導致地水火風的災情,每一天每一天看了很心疼,疼惜著大地。」
極端氣候頻頻在全球各地釀災,慈濟人時刻掌握著相關訊息,想方設法伸出援手,十月十四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證嚴上人感恩慈濟人在菩薩道上的付出,讚歎弟子活出「有價值的人生」。
「感恩有慈濟,在這個時代裡,大家共同一心,回顧過去一直到現在,的確每一天、每一秒鐘,都是很有價值的人生。」
孤苦映象難抺去 鋪菩薩道膚傷痛
地球暖化四大不調,大三災(水、火、風)致災程度愈發嚴重,加上人心不調爭端不斷,令多少人被迫無家可歸。俄烏戰爭迄今兩年半過去了,依然聞不道止戰的氣息,難民被迫離家的畫面,至今仍清晰烙印在上人心中。
「一直浮現一個畫面,一個孩子小小的,可能還不到十歲,拎著一個包包,總是邊走邊哭,不知道這個孩子現在在哪一個國家?不知道有沒有人關心他?這畫面一直在腦海中,到現在還是記掛的這個孩子,而他只是這難民群中小小的一幕,總而言之,人間苦難偏多,何處是兒家?不知道。類似這樣的人生又有多少呢?」
二○二二年二月廿四日俄烏戰爭爆發,烏克蘭居民逃往鄰國避難,漫長無際的逃難隊伍中,落單的男孩只是苦難的縮影。當時烏克蘭鄰國並無慈濟人,不過慈濟不放棄,與國際組織合作展開救援,歐洲及土耳其慈濟人更跨國到波蘭,帶動當地僑胞、留學生為難民發放物資,解燃眉之急。如今,善種子已然萌芽,持續在波蘭關懷陪伴,一如在台灣的慈善行動,給予如家人般的溫暖。
「慈濟人的關懷,哪怕在我們的面前,哪怕我們能走得到的,跨進了他的家去,展開雙手抱抱婆婆,或者是牽著阿公、老人,給他拍一拍,這都是慈濟人那一分的溫馨的愛。」
「這個愛有多大啊?都是一小塊一小塊,把它連接起來成為一大塊,人間少不了愛。我們需要的是覺有情,愛,總是要有鋪面,一直一直鋪,一塊一塊鋪,總是坎坷道路要把它鋪成平坦。」
宗教融合傳正念 匯聚善愛弭災難
愛能撫平傷痕,也唯有大愛才能消弭災難。上人續言,如何真正地把愛的能量會合?
「就是需要力、需要氣,天氣、地氣、人氣,這個氣力,氣的力量,真正把惡的推開;善的凝聚,有善的力量凝聚,才能推開這個惡,才能撫平。」
言及凝聚善的力量,上人分享,前一天(十月十三日)圓緣的全球靜思生活營,有來自印尼的基督教牧師、天主教神父,還有穆斯林參與,企盼宗教也能融合,共善付出。
「天下多少宗教的力量!正信宗教就是領導信仰的人往正向面走,所以宗教應該要聯合起來,將正念、正的風氣把它凝聚起來,不分你是什麼宗教,我是什麼宗教。只要凝聚你的正念,你的愛心;這種大愛、正念把它會合起來,這就是康莊大道。」
「最近一直在說,我們要不斷學習,學習不是這輩子就學會,是生生世世都要用赤子之心來學習。學習什麼?有情人的道路,那叫做菩薩「覺有情」。我們有很純真的情——菩薩情,會合這一念心——赤子之心,大家共同開出菩提大直道。」
(摘自證嚴上人二○二四年十月十四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開示)

- 詳細內容
- 作者 潘俞臻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14
【證嚴上人10月7日慈善志業分享開示】
「充滿了感恩!為佛教為眾生,不也就是已經看到了,全球慈濟人在地球上,數一數已經多少個國家了!」
慈濟人行經近一甲子,當苦難發生,只要有因緣,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志工總能及時出現,拔苦與樂。10月7日慈善志業溫馨座談中,上人慈示,慈濟人的付出,是為佛教、為眾生,跨種族、國界、宗教的真誠大愛。
「每一個國家的慈濟人,不管他們在哪一個國家,他們面對的膚色都不一樣,我們還是無國界的分別,沒有人種的分別,我們有一個共同信念,很純、很真、很實在,那就是『愛』。」
見苦知福少貪欲 端正心念善人間
慈濟的愛,從五十八年前,從臺灣開始,不只是在急難事件發生時挺身而出,平日對社會的關懷亦是不遺餘力;而慈濟人在為苦難眾生付出的行動中,總是法喜充滿——見苦知福、見不足而更懂得知足。
「現在的社會總是老人的社會,看看他們所居住的地方,房屋還是鞏固,但是裡面囤積的都是垃圾,垃圾,每天每天這樣地生活,不知道他們的感受如何?」
「反觀自己,真的是很有福。然而,這樣有福的人間,還是有大多數人,總是不滿足;大部分的人生,總是喊苦。因為思想無明,在想像中,好還要更好,難以滿足,總是『有漏人間』,有漏啦!你再怎麼給他添水,添再好的水分,他還是漏、漏,常常心都是很乾、很乾旱,好像在大熱天中的沙漠一樣,總是永遠得不到清涼歡喜的感覺,這就是人生的苦。」
凡夫總是因為不知足而起貪欲,又因求不得而苦不堪言,上人慈示真正的離苦,必須從「心」改變;慈濟人為人間付出,領悟到人生真正的道理,再以自身的經驗去分享,是見證,也是教育。
「慈善、教育、醫療、人文,四大志業就是慈濟的志業,不是事業,是志業,慈濟人發心立願,打從內心的發願,所以不管到哪裡去,只要我們用很真誠的心去做分享,品質都是很好、很美。」
「慈濟人把佛法納入在世間裡,分寸拿捏都顯現出慈悲與智慧。分寸如何拿捏?我們要好好用心。差毫釐失千里,所以心要照顧好,不是為名利,是為人間的祥和,天下和平。」
差之毫釐失千里 分享見聞學共善
「差毫釐、失千里。」上人慈示,愈有權力的人,一念之間的偏頗,對世間的影響愈大。上人以1994年非洲國家盧安達爆發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事件為例,指出,有權力的人一念之差,就讓很多人陷入煉獄中。
「天下是否能和平?影響都是有絲絲毫毫的,心裡只要有偏,只要有貪,方向就偏了;總是愈有權的人,對人間的一言半語,就可以讓人間悲淒離合,苦難偏多。」
「我們在福中要知福,把所見所聞真正的,很真誠地分享出來,這叫做教育。教育就是教化,人人能感受到了人間疾苦,能了解到,進而學善法,就是共善。我們提出來不是說學問多高,是要說人間多疾苦,我們可以如何共聚善心,愛的能量如何來會合。歷史的幸與不幸都是一念之間,真正地要讓人能夠知道,人間苦難偏多,我們的慈善工作,幾年來這樣的歷史,都是真實歷史。」
「現在的個案是未來很好的故事,這就是教育的故事。我們要教育若沒有說故事,人家都聽不懂。慈濟能這樣做起來,都是真人實事,所以說真實;時間前後清楚,也好表達,這些紀錄累積起來,就是真善美的歷史,都是我參與到,你也參與到;不只是參與,還有執行,是如何地付出。總是藉著過去大家所做過走過的路,很美的歷史,好好地來利用時間分享,這就是真實教育。」

- 詳細內容
- 作者 潘俞臻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97
【證嚴上人9月30日慈善志業分享開示】
時隔十四年,繼「慈濟」小行星之後,中央大學再將新發現的小行星,以「Cheng yen」命名,感念證嚴上帶領慈濟人在全球實踐「慈悲」與「智慧」的精神,造福於人間。
九月三十日慈濟慈善志業溫馨座談會中,上人開示時,在在感恩慈濟人在全球為苦難眾生付出,慈示在無數量的星體中,地球很是可貴,有生物、有生機,即使在無數量中,個己只是極微,只要有心、有願,就超越障礙付出無私大愛。
「虛空有盡,最重要的我們人間,人間就是心無量,所以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無窮盡,只要我們發心立願,為人間而付出,我們可以超越一切,心、愛;愛、心,這就是整個宇宙間最美、最善的好事。」
寰宇慈濟匯眾善 及時付出拔苦難
上人以能登半島年初遭遇強震以及上週的受豪雨重創的災情為例,二○二四年元旦,日本能登發生規模7.6強震,一月五日慈濟志工即挺進災區勘災,發放熱食、接著以慈濟咖啡屋為據點陪伴鄉親,並且在五月份及七月份共計展開五梯次的見舞金發放,日本與臺灣兩地接力,匯聚極微的力量,難行能行為暗角注入光亮。
「我總是感恩慈濟人,日本的土地面積不小,但慈濟人卻不多,雖然我們進去了,不過,關懷救災是一條很長的路,能登半島受地震重創,還在重建中,幾天前(9月21日)又發生了大水,山崩路斷,大家還是鍥而不捨,挺起胸來挺進災區。」
「災民無家可歸,還住在收容所,而且老人很多,因為年輕人外移,所以大多是獨居,一旦有什麼事,很難能及時得到回應,還好慈濟人去了。」
迄今,慈濟在全球六十七個國家地區有據點,行善足跡更遍及一百三十六個國家地區;每每有災難發生,慈濟人立即將訊息回報花蓮本會,並啟動關懷。
「也很感恩,在全球只要當地有慈濟人,訊息都會回報回來。我每天看新聞,聽到的,看到的,就會趕快問常住們,關懷一下,某一個地方,有什麼災情?第一個要關心當地的慈濟人平安嗎?平安,放心了。再來關心,離災區多遠?就會跟他們說:『大家會合一下,互通訊息,可以的話,路通,平安的路線,大家去關懷。』」
人力極微心無量 造福人間是善道
極端氣候下,全球災難頻傳,上人天天關心,慈濟人也將救拔苦難視為己任。
「感恩,只要有慈濟人的地方,總是都會有希望。不管在哪一個地方,只要聽得到、走得到、看得到,我們就盡我們之力,不分宗教,借力使力,彼此感恩,這樣做,我們才能真正地有一線的光——善良之光。善良的事情,不管什麼宗教都可以提出,我們大家分享,彼此讚歎,會合起來為人間謀福利。」
「宗教,都是一個宗旨,彼此合和就是要用尊重的心。各人的信仰都有他很大的道理在,其它我不知,佛法的亮,極微亮、極微光,那個光小,可以小到了螢火蟲,那樣的閃閃發光,飛在黑暗中。」
「人是極微小,但是人也可以造無量福,那就是要集,集眾的,從極微量,把它的量比擴大。我們要弘法利生,法,不只是弘佛法、也要弘善法。」
「我們佛法更需要不分類別,用一個字,那就是『愛』——大愛,無限量的愛。只有用愛,人類才能聽得懂。」
「慈悲喜捨是佛法的四無量心。慈無量,無緣大慈;悲無量,同體大悲。人人就是我,我就是人人,是生命共同體。我平安、你平安,我們的日子人人都平安,因為你有福,所以可以造福人間,這就是善道。」

- 詳細內容
- 作者 潘俞臻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18
【證嚴上人9月29日法脈宗門營圓緣開示】
「我最近都說:『自己要盤點自己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在人間活得有價值嗎?』總是把生命好好的利用,才是對人間的價值。」
一年一度的四大志業法脈宗門研習營於9月27日到9月29日,於花蓮靜思堂展開,精彩課程也透過直播,全球分享。證嚴上人於29日的圓緣典禮中,亦透過雲端開示,法海茫茫,有緣才能同航,叮嚀四大志業同仁,菩薩道難行能行,期許人人發心立願,共同一心普度眾生。
「慈大的校歌,歌詞:「醫海遼闊,有緣同航……」有緣同航,我們都是有緣,人海茫茫中,我們有緣同在(慈濟)這一條船。這一條船在這茫茫大海裡,我們總是共乘這一條慈航。」
有緣同聚乘慈航 四大和合傳大愛
拜科技之賜,全球可以打破疆界,在同一個時空。透過直播,2024法脈宗門研習營全球雲端同聚。
「現在有十五個國家知道師父開始要說話,鋪起來這七、八百條線在聽,我們這裡,我們現在算一條線,有這樣十五個國家普及,七、八百條線在聽。」
「我們要把握慈濟的這個因緣,把握慈濟的這個團隊(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善能量,把它弘揚出去。」
「『醫療』是搶救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所以醫療是跟生命、身體有最大的連結;身體若不健康,心理要健康也是無力,要有身心健康,教育方向要正確;有我們參與慈善,人文才能會合起來全球播送,全球都看得見慈濟人的真實法。我們四大志業這麼整齊、這麼和氣,這就是典範。」
上人續言,佛法說因果,如是因緣如是果,大家緣結得好,才得以在慈濟世界相遇,同乘慈濟這艘法船,四大志業要合和,擔起重任。
「慈航普渡人間,度身、度心而且度起了人人共同方向的,所以我們大家用心。期待愛的力量,大愛我們叫做大愛,這麼多的語言用一句一個字,那就是大愛。我們四大志業綜合起來就是愛。」
「四大志業會合在一體,八法總是我們要如法如規,這就是我們為人間要做典範,沒有看得見的像,就是沒辦法去教人。我們要有共同一個心腦,才有共同的方向、思想來共創,大家來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