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
- 詳細內容
- 作者 潘俞臻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06
【證嚴上人9月17日國際慈濟人醫年會開示】
「醫王菩薩面對著無量數的苦難眾生,不管富有或是窮困,總是醫病沒有分別心。人一旦病了,身體的感受實在是最艱苦;經典裡面表達說,一張病床就等於是一個人的地獄,不管有多少人陪伴,我病了,我的痛苦,總是沒有人能代替我痛苦、代替我病、代替我的感受⋯⋯」
「人生八苦,病苦為最。」第廿八屆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於2024年9月15日至17日於花蓮舉行,17日的圓緣典禮上,上人慈示,病苦臨身無人能替,感恩有醫師隨病授藥,醫治身心,期盼醫者佛心能代代相傳。
「醫王們用愛面對病苦的人,是病人那一分『人生最苦』的救星;醫王到了有病的人身邊,就能為他解開病苦,所以醫師們是病人的希望。我常常都說,『我很尊敬也很感恩,醫療菩薩是我人間最愛。』;因為有很多我在關心、我在想著如何救的人,這一群醫王能代替我看見,而且去救拔他,所以我尊敬,我真的很感恩!」
師徒之約在中秋 人醫典範心傳心
國際慈濟人醫會每年中秋節都會齊聚在花蓮,這場約定源自於一九九六年九月廿七日,當時靜思精舍舉辦中秋晚會,剛好遇上菲律賓慈濟人和崇仁醫院副院長呂秀泉醫師,帶團來臺參訪慈濟;參訪團順勢在精舍與上人歡度中秋,後來這個約定就延續下來。雖然呂秀泉醫師已於2012年辭世,但他的身影永遠是大家心目中的人醫典範。
「每年(農曆)8月15日,就會想到了人醫年會——那個時候,菲律賓柯醫師(柯賢智)、呂醫師(呂秀泉),還有幾位醫師,還有史醫師(史美勝),每一年都回來;呂秀泉醫師每一回都說:『我帶他們回來了。』很親切!所以剛剛看到影像,很禁不住⋯⋯」
「還有蔡醫師(蔡宗賢),他的行誼也是時常在腦海中,每一次人醫會少不了他,每一次義診少不了他,而且玉里、關山一開始缺少醫師,他也都會在那裡住上幾天,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人生感慨的,真是無常、是苦啊!看這樣的路,他也要走樓梯、爬著樓梯,有的時候真的是翻山,這樣攀爬山壁,那一種真誠的情,實在是很令人敬佩,對他敬愛的心,油然而起,真的是很感恩!」
「當然,人醫菩薩醫王們,大家都是共同一個心志,我自己總覺得好貼心喔!這些醫王菩薩,師父想要做,大家都可以撥開寶貴的診所看診時間,投入義診,這是多麼寶貴啊!」
佛陀稱號大醫王 人醫落實貧病間
人醫會平時在自己的國度、災難現場、義診現場,為貧病拔除病痛,也投入慈善關懷解心靈的苦,上人稱許他們是佛陀十號裡的「大醫王」。
「佛陀來人間,是大醫王,他的十號裡面,有一個號是醫王、大醫王;在《藥師經》或者是《無量義經》裡面,都有表達出了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隨病授藥』,就是要拔除眾生苦;可見醫王,是多麼接近佛心,也是抱著佛心走入人群去。我們的人醫菩薩,人人有共同的愛心,在不同的國家,用不同的語言去聽、去說、而且去接觸,接近人間、利益眾生。」
「利益人間最大,不能缺的人類,就是醫師。人類可以有各行各業,都可以代替,可以不要,但是唯有人類少不了醫師,因為有人就會有病,有病就一定要有藥醫,但是藥要有分別,分別這是什麼病,這是什麼藥,什麼藥才能投什麼病,分別藥性,所以有藥,一定要有醫師,有醫師也一定要有藥,就像佛陀來人間,他的醫藥,他是大醫王,他是心藥,心藥可以治眾生病。」
「剛剛也聽到病人住醫院,是啊,有的住進了醫院,總是病上加病,他天天很怕、很怕,怕什麼?怕死。因為他的心不自在,所以他心惶恐,身體病痛,這叫做身心都有病。醫王,他讓他來到醫院,是什麼樣的醫師,很親切的醫師,以前人說見醫師就有福,叫做「先生緣,主人福」,病人看到醫師,親他愛他,膚慰他,這就是叫做大醫王接觸到醫師心病就好了,心病除剩下身體的病,身體的病,只要對症、診斷得正確,就可以下藥,藥可以分類,藥師分類投藥,醫師開藥,病人就有救,這都是人生有病,一定有藥醫。」
全球匯愛共一念 代代相傳續人醫
2024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全球十六國人醫齊聚,上人贊許愛的能量會合,彼此共同一念心,期待人醫精神向下扎根,讓有極限的生命,能透過傳承,永續綿延。
「因為人有極限,生命有極限,也就是師父常說自然法則,勉強不得,我現在說話都是很勉強,等到很勉強的這個時候,就會很珍惜、很珍惜,我有話想說,但是氣不從心,不過自己又想,都是知音者,不必說很多,該說的過去都說了,大家都知道師父的心,大家共同都有會合,要做師父想要做的事情。」
「若大家有共同的想法,你們的下一代也要跟著父母走這條路,人人感動、人人尊重,孩子自己的下一代,他們也與有榮焉,也會很感動,他也會內心:『我就是要做我父親所做的事情。』這以愛傳家,總是一代傳一代。」
「醫師是大醫王,師父很尊重、很敬愛,所以也期待醫師跟醫師,自己要自命為我是大醫王,我這個大醫王,我要傳大醫王、良醫有愛的醫師要傳下去,所以醫師也要一代傳一代,良醫啊,醫王之心,總是代代相傳。」
- 詳細內容
- 作者 潘俞臻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21
【證嚴上人9月9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開示】
「人生,人生何價,到底人生有什麼價值?剛剛聽到了我們的無語良師,真的很有價值感。」
「生又何嘗生;死又何曾死?」生死一直都是人生命中最大的課題。二○二四年九月九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編纂處洪靜原主任回顧「無語良師」的歷史起源,不論是大體捐贈者、使用者,乃至於整個的過程,都令人對生命升起無限的敬意。上人讚歎,無語良師生命無價!
「想到人生的最後,那被處理的過程,其實感覺,到底人生價值在哪裡?又聽到,剛剛又聽到(洪)靜原再提起了無語良師的過程。沒有錯,慈濟菩薩從跟慈濟結緣,他的人生價值觀,總是心無罣礙,無罣礙故,所以他們總是付出無所求,這種無執著,而且身心奉獻,想,這不就是最有價值的人生嗎?是,無價!」
生死問題人生大課 奉獻人間最是輕安
人的一生,從有思想,有意識開始,無不是不斷地在做選擇,往往在一念之間,改變了現在以及未來。
「生命無法去論價,但我們能好好的選擇,就會成為無價之寶;這個寶,是奉獻給人間。人生來世間,誰無老、病、死,人生的老,人人是否都能老得很有尊嚴呢?或者是感覺到實在是很無價值觀,孤老無依?從老來的時候,看到了型態等等——自己無法整理家裡的環境,更無法整理自己的身體⋯⋯何況到了最後,到底在世的人會怎麼樣處理他的後事?」
「全屍」、「入土為安」是臺灣人根深柢固的觀念,因此,早期各醫學院普遍缺乏可供醫學生實習解剖用的大體;少數可用的遺體,主要來源為無名屍、無眷榮民、以及收容所送來的病逝遊民;國內醫學院甚至有近兩百名學生共用一具大體的窘境。1994年慈濟醫學院正式成立,解剖學科也面臨相同的困境。
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無量義經》亦云;「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當時上人告訴校長和解剖學科曾教授,「只要用心在教育,需要大體我來操心就好了。」並開始宣導「大體捐贈。
無語良師大體大用 留芳人間生命無價
1996年,慈濟大學首次「大體老師啟用典禮」,大體老師與學生的比例是一比四,而且全部都是「志願捐贈者」。將死後身軀,奉獻醫學教育,培育良醫,上人稱他們不僅是生命的勇者、捨身的菩薩,也是醫師及醫學生的「無語良師」。
「剛剛我們也看到無語良師,有名有姓,不只是有名有姓,每一個人,他們的身價都很高,他們的子孫都很有成就,他本身也是曾經總是很風光的創造他的事業,都大有人在。所以他一旦走入慈濟,他真正的身心奉獻,他們為慈濟做多少事,付出多少,真正是人間的典範;到了最後,他還是淋漓盡致地捐(大體)出去。」
上人讚:大體捐贈是化無用為大用。
「總而言之,每一位都是在大體被利用時,教導未來的醫師。醫師們就是要守護生命、守護健康,為人間付出愛。所以說這個身體,多麼有價值啊!真正的很感恩,慈濟人很聽話;健康的時候付出,到了最後還是捐(大體)出來,真的是很感恩!」
- 詳細內容
- 作者 潘俞臻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84
【證嚴上人9月1日全球慈青人文教育交流團溫馨座談開示】
「你們跟我有緣,不管是什麼時候相遇總是有緣;因為這個緣的接觸,我說的話,大家聽了很順耳,總是聽進去很感動,就開始想要傳法,所以,你們要真正地一直傳、一直傳。現在看到了更年輕的,他們也已經投入,他們也回歸到尼泊爾去傳法,也向當地孩子、年輕者傳法;只要是有緣接觸的,就把愛的能量傳給他,這個真誠的愛就是佛法。」
二○二四年全球慈青人文教育交流,自8月8日尼泊爾團啟動,至8月18日,各國交流團陸續圓滿任務;9月1日慈青們歡喜來到花蓮靜思精舍與證嚴上人分享法喜。有感於慈濟發祥在花蓮而普及全臺,又從臺灣把慈濟的愛傳到國外,更看見慈青一棒接一棒,在人間菩薩道上付出,上人很是安慰,期勉他們要不斷地拉長情,擴大愛。
「有覺悟的人生才會有愛,沒有覺悟的人生,實在是不知什麼叫做愛。你愛什麼?這個我也愛,那個我也愛,看到喜歡的我都愛,都是為自己愛;現在大家也要有愛,不過,是把為自己愛的那一點,把它拓開了,去愛普天之下苦難的人。」
行入暗角知有福 發赤子心學佛道
一般人容易耽溺在個己的喜惡之中,不自覺讓人生陷入無明煩惱之中;透過全球慈青人文教育交流,慈青們除了人文教育的交流外,也和當地的慈濟志工走入暗角,關懷貧苦。
「你們已經回到尼泊爾故鄉去,看到不少的窮困的孩子,沒有鞋子穿,衣服穿得破爛;上學有制服,但是沒有鞋子⋯⋯」
「尼泊爾是佛法的發祥地,二千多年前,佛陀在一念之間,眼睛微微地張開,跟天上的那一顆星接觸,瞬間把整個世界的真諦,在他的心腦中都開通起來。就是那一念,那一個覺——那個覺,是他多生多世以來學佛的覺悟。」
「在經典裡面,他都是累生累劫,每一生總是行菩薩道;常常,我會說『學』與『覺』,佛陀總是累生累劫都在學,這個『學』,是以赤子之心,真正地來學佛的道路,所以說,一定要走過菩薩道,才能真見道。」
「佛法流傳,我們現在多少學佛者啊!我們現在也是學佛者,學佛從那一念心開始;就如慈濟,也是在我的那一念心開始,總而言之,那剎那的一念心是多麼重要!」
正知正見正方向 累劫生世乘願來
佛性人人本具,只是受無明覆蓋。欣喜慈青們能行入人間見苦知福,進而起修菩薩行的心念,上人愷切直抒心懷。
「有智慧的人就會把握時間做該做的事,而且要做對的事,有傳承的事。對的事你們已經在做了,但要如何傳承?你就更資深、又資深、再資深,一層一層地,總是不斷線;永恆的法脈,要不斷不斷地擴愛拉情,這個情叫做『覺有情』。」
「在人間都有情,但是這個情不要往錯的方向。差毫釐失千里,所以我們要對準、對準,差毫釐就偏了,不見了。人間路很遙遠,總是差之毫釐,失於千里。」
「雖然人生都是自然法則、分段生死,但,只要這一段人生走得正,走得對,這一生結束以後,還是會再回過頭來,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生生世世,不是一代就消失了。」
「我的過去也是走得正,做得好,所以我這一生來,大家還會自己跟上來,這種隊伍自己跟,不需要我在這邊一直喊。總而言之,就是起了一念心,要有正方向、正知、正見,總是要有正念、正思維、正行動……虔誠為大家祝福,祝福你們不斷增長智慧!」
- 詳細內容
- 作者 潘俞臻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103
【證嚴上人8月26日慈善志業溫馨分享開示】
第二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於二○二四年八月二十四、二十五兩天,假花蓮慈濟靜思堂舉行,二十六日慈善志業分享溫馨座談,聽聞全球慈濟人把握因緣為苦難眾生無私付出,證嚴上人回憶起與印順導師師徒因緣不可思議,而導師給的「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也造就了今日的慈濟世界。
「何(日生)居士辦這一回的印順導師,想到了導師,這樣的緣,實在是淺。因為只是頂個禮就離開了,沒有因緣可以隨(師),可以親近導師。」
「只有我很珍惜的那一段,他來到花蓮靜思精舍,我可以早上請個安,但是可惜,都是匆匆地,會務之多啊!國際間的事多,總是失去了真正與導師可以更親近接近的機會。」
「不過,有一點我很自我安慰。皈依導師時,他給我的兩句話六個字——你我師徒緣不可思議,但是時間緊迫,記得將來要『為佛教為眾生』。」
師徒因緣不思議 六字箴言利人群
當時,時間緊迫,上人頂禮皈依印順導師後,必須再趕赴戒場。
「因為我已經曾經進去戒場,因為沒師父,所以被趕出來。我決心要回花蓮,要把太虛大師的書請回來,這樣的因緣才會到慧日講堂,到慧日講堂才會見到導師。」
「所以起一個心念,想皈依導師,這個心念很重要,把握心念的因緣,趕快求皈依。也是特殊的因緣,導師本來不收徒弟,總是他這樣的因緣不可思議,導師說的:『你我因緣不可思議。』就這樣給法號,我就匆匆地到戒壇去,所以才有今天。」
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即是教菩薩法,其精神正是印順導師給上人的教誨:「為佛教,為眾生。」;這六個字,上人拳拳服膺,自成立克難慈濟功德會以來,一步步將菩薩道,鋪平在人間。
「看到了全球慈濟人,也是很認真,是誠意認真,總是要做,就要很誠意地做、很認真地做。苦難的地方救貧、救苦;有福的地方,把慈濟人文就開始展現出來;更有福的地方,四大(志業)落實。」
長情大愛菩薩行 慈濟藏經傳後世
慈濟在花蓮發祥,慈濟種子跟著慈濟人飄到他們所在的國家,隨著因緣成就,慈善足跡落實在全球苦難處。
「慈濟人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隨著他們的因緣落實,能做什麼就是盡心力做,有福報的就是落實、發展,這都是好事、好因、好緣。我們都要結一個很深的緣,而且要拉很長的情,要擴很大的緣。」
上人期許靜思弟子在人間拉長情、擴大愛,將「慈濟藏經」流傳後世,延伸人間的覺有情。
「過去的歷史,不要忘掉,還要回歸過去,趕快把歷史再找回來。因為『慈濟藏』,不是說自大,什麼時代我們做什麼事情,哪一個因緣落實在哪一個國家?有這麼多、整部的書,說起來也是很有價值,都是很真、很誠、很實在。」
「可以證實人間的『信』,『信為道源功德母』,佛陀說人人本具有佛性,我相信佛陀這一句話,所以我相信人人都本具有佛性,只是因緣不具足,有朝一日因緣會合一起就會動起來。」
人人本具佛性,只是受煩惱纏縛,造作惡業而不自知,然眾生共業,上人殷殷期盼,人人洗滌心中無明,為人間凝聚福緣。
「人間現在最最需要,就是造福,構成了一股氣。剛剛在說龍捲風,也是一個氣啊!不斷地旋轉。人也可以構成了一股氣,讓它成為祥和安穩的人間,那就是淨化人心,淨化了人心,回歸了佛陀本性,人人都是心中有愛,這樣的心中有愛,就是最祥和的人間。善事要大家共同做,這叫做福氣,造福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