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354
- 報導地點: NULL
美國夏威夷茂宜島遭野火肆虐,雖已緊急疏散民眾,仍有一百一十五人往生、三百三十八人失蹤;而接連受到颱風影響,中國大陸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受到暴雨侵襲,紛紛傳出洪澇災情……普天下災難頻仍,證嚴上人8月21日於靜思精舍所舉行的慈善志業溫馨座談中,呼籲大家要戒慎虔誠,為人間造福,祈求天下平安。
「驚世災難,我們要有警世的覺悟。一、二十年前(2001年911事件後)我就跟美國這麼提,驚世災難,我們要有警世的覺悟。現在聽到、看到天下災難這麼大,尤其是在美國,早上也跟夏威夷有連線,聽了真的是很不忍心,也是感恩,很感恩也是很不忍心。夏威夷慈濟人很少,現在這一波的災情,他們要去救災,同時他們也要上街去勸募,我就說:『現在力量要用在救災,這勸募,這個時候總是我們大家要一起,給予他們後援的力量。』」
全球四大不調,地、水、火、風等災難遍傳,令人人惶恐不安,尤其是受災地區的鄉親,更是寢食難眠,生活陷入苦境。值此地球告急的時刻,上人認為解方之一,就是要多勸世、愛護生靈,眾生平安,天下就平安。
「要求平安,就是要愛生、放生、戒殺生靈,這是最近我一直說,就是要警惕大家,唯一最直接的,請大家要戒慎虔誠。災情那麼多,不管是野火或者是颶風、豪大雨,都是在這幾天內,在國外頻傳,所以我們還是要好好地警惕。」
和平處世擴大愛 忍讓為懷覺有情
結束二十七天的行腳,這是上人此行返回靜思精舍後,所主持的第一場慈濟志工溫馨座談。憶起行腳期間的點滴,上人總是坐在會客室中,聆聽志工們分享家務事、志業工作、聞法心得等,在在都值得一聽,上人也聽得很專注。
「這樣的慈濟長情,菩薩情,要儘量給他們彼此分享,彼此認識,彼此能互動,所以我出去坐著聽話的時間總是都很長。也很感恩,假如就如以往,不斷都是我自己在說話,過去能,現在已經是不能了,因為氣力真的是不夠。不過大家還是可以這樣看到師父,歡喜,這也是充氣、充氣,打打氣,讓人人能夠共同彼此分享,還要提起這種警訊的訊息,還是需要把法,傳入人間。」
傳法入人間,需要更多菩薩的加入,以綿密且浩盪長的隊伍,善用每個人的因緣,將佛法延續下去。
「一直期待我們平常都要菩薩招生,這種菩薩招生不是為了募多少錢,是為了把因緣鋪出去,那就是菩薩招生,菩薩招生就是用因緣、用機會的教育,這叫做『弘法利』。法是很重要,一句好話可以延續,代代延續下去,佛陀出現人間,他發揮他的智慧,他就是廣說好話來教育人間,這叫做好話,好話就是法。所以多說法,多說一些好話,這能淨化人心,讓他們放入心裡,這就叫做法。」
四大不調現壞劫 佛法昭示救世方
以廣說好話來教育人間讓上人想起孔子和他的學生,佛陀也是出生在相同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賢者輩出,有許多的思想與經典流傳於後世。
「那個時代總是賢人、聖人出世,他們的法,總是一直可以流傳人間。佛教徒認識的都是釋迦牟尼佛,念經、說法,但是念經,心有沒有入經呢?有沒有入經藏呢?很感恩這一回到了彰化體育館,(經藏演繹)那個空間,我們的靈山大法會在那裡展現出來了,那裡面可以容納七千多人。在臺上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現在人間,用蜻蜓點水的方式,展現在舞臺裡。雖然那樣的大地的一粒沙,無法去把佛陀所說法講得清楚,很難清楚。不過只要有這一粒沙,我們的眼睛裡面,只要一個風沙進去,眼睛的感覺,刺激就會很大。」
佛陀距離現在二千五百多年,當時他所昭示的「壞劫」情景,似乎都逐一印證在現在的時空裡。
「佛陀二千多年前的預言,已經在這個時代一波波的,就是壞世間,世間一直好像地球受破壞。這不是現在的氣候變遷破壞地球,是這千多年來,尤其是近代百年的這種破壞。不管是人禍戰爭的破壞,還有人心的貪婪去破壞等等,人口增加,的確重重疊疊,讓這樣的災情一波波的增長。」
有幸的是我們難得人身、難得佛法,現在都已具得,對於佛陀所教導我們的佛法真諦、心靈風光,我們應該虛心接受,並真正運用在現世間。然而,孔子的倫理教育,亦是不容我們忘卻。
「我們大家受教育,總是認識孔子,儘管現在的教育很少提起孔子,不過我們現在在座的,你們的這一代、我們的這一代,總是很認識。幾年前(2016年),(中國大陸江蘇阜寧縣)孔蕩村也是一場很大的災難,那就是龍捲風把整個村莊都從地拔起,同時連車、轎車,也把它拔在捲在天空裡轉,那是很驚人的事情,整個村快被滅掉……」
龍捲風重創孔蕩村,慈濟聞訊後,立即展開緊急援助工作,並為他們搭建新房與校舍,讓他們重建家園,恢復日常的生活運作。
「我們自動地走入孔子的後代,這也是孔子的家族移到這個地方,所以這個地方名稱叫做『孔蕩村』。在這個時代受到了天災,整個村都快滅了,我們很堅持就說,我們還是要進入孔蕩村,去幫助復建,還要蓋學校。二千多年前的孔子時代,他把他的教育留傳到現在;現在他們的後裔,在這個時代遭到災難,我們也是很慶幸的,雖然時代變遷,他的後裔,我們還有因緣去幫助他。」
古聖先賢立典範 傳承志向盡本分
偉大教育家孔子的後代,遭逢重大災難,慈濟前往援助;更何況身為佛教徒,對於佛陀的出生地,經過二千多年的長河歲月,仍然處於貧窮的窘境,上人不捨地號召大家要「回饋佛陀的故鄉」。
「馬來西亞聽到了,就是很快速地在當地動員,在當地也有一段時間了……他們看到了佛陀的故鄉牧羊女村,現代的這個時候,村莊裡還是很窮,可見佛陀那個時代就是因為看見了貧窮苦難,希望能翻轉人生。他從平凡的一個城的王子,他就開始發心為天下眾生要求個真諦。果然到後代的現在,也是經歷過二千多年,我們也是佛弟子,所以也期待為天下苦難去付出。」
我們處在一個幸福的時代,能夠安穩的生活,還能夠伸手援助受苦難的地方。上人期待人人要發大心、立大法,將古德先賢的志願,延續下去。
「我們這個時候只要發大心、立大願,都可以傳法,傳下古代賢聖他們的心志。他們的心,他們志願,我們來延續下去,相信只要有心,一定可以做得到……我們要延續佛陀的精神,還要把孔子的那一分愛為天下,我們都要把它會合起來,我們總是有責任。」
古聖先賢為天下人間做典範,他們所立下的志向,也是我們要學習的標竿。上人認為,只要大家有心、有愛,一定可以傳承他們的人生志向與精神。
「除了現實的救災,救苦救難,我們能有因緣匯聚有愛心的人來付出,更需要啟發更多人延續古代的聖賢。古代聖賢他們為天下人間做典範,成為典範,總是我們可以,只要有心、用愛一定會做得到。看看『和平處世,忍讓為懷』,也是延續顏回那時候的精神。我們要做到這兩句話,『和平處世,忍讓為懷』,和平處事,人人的本分事,人跟人之間互相忍一下,縮小自己空間,(愛心)放大就會和平,和平相處,所以要做,不困難,還是要大家努力。」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386
- 報導地點: NULL
「都是感恩,感恩說不盡,當然(經藏演繹)要用法,要說法。人間如戲,戲如人間,其實腳本是很多。而且我們能看到二團可以會合在一起,這樣的合和銜接得很微妙,(演繹內容)如何轉,時光,一時間要如何讓它很寫實的,在這秒鐘都是要很有藝術的轉過來,還要好好的來想。」
肢體聲色演繹法 佛法融入真實路
經藏演繹是佛陀所說的真實法,也是真實的人生道路,真實的內容要濃縮在三小時內的經藏演繹中,透過舞台、入經藏菩薩的法海呈現,就是表演藝術家們的功夫與素養之所在。
「要說怎麼樣的真,其實很難去做出來,真實的事情是做不出來的。我們如戲的人生,人生如戲,過去實實在在的事情,都是這樣的過去,現在我們是以戲來表達來說故事,故事也是很長,每一段也都很真。」
「比如說,我現在說慈濟的故事,光是今天的故事,就一直一層層的壓在我心上。在大陸的一位弟子,她早上就已經(彌留)。她總是一直有一個期待,要向師父拜別。要出來(會客)的時候,我就趕快在裡面跟她談個話,現在科技發達,可以用視訊,我在叫她,她緩緩把眼睛張開。我問她:『妳有看到師父了沒有?』她睜開眼睛說,她說心念都想要跟師父拜別。她說夢見在靈鷲山,我就跟她說:『我們現在就要在靈鷲山相會,因為是生生世世。』」
「所以光是今天,我雖然在這裡坐,心裡也在想著她。你跟她說:『生死如我們每天的睡眠一樣,白天的事情做好了,晚上就安心睡覺,睡了就輕無縹緲,靈魂脫體輕無縹緲。』就會想到,臺上那樣的藝術。」
「其實演戲,就是要有藝的技術。臺下十年功,臺上也許幾秒鐘。總是要練多久,這叫做藝術。這都是真功夫,所以我一直都說要尊重藝術。雖然是入經藏,我們入經藏不是花俏的戲,我們要把它當成入經藏。這二團已經很虔誠了,不要把它當戲演,我們就是要譯經,翻譯經典那樣虔誠的心,總是把身段跟聲音、說的話,這叫做聲色演出。」
身心入法誠演繹 觀演同步入經藏
演繹登上舞台,舞台上有表演藝術家,也有入經藏菩薩,舞台之外則有觀賞者,若演繹者身心入經藏,以誠演法,則觀賞者也能入經藏,感受到慈濟真實的故事,有真實的法。
「佛陀二千多年前,說什麼話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他是在說法,是法。我們現在無法說出,當初佛陀說什麼話,我們現在是要演出什麼法?佛陀的智慧佛陀的精神。」
「在這個宇宙間,像花花草草,我會提起那個花要開,要讓它茂盛,也要開得有藝術;以現在的科技,可以看到花在開,用一句話說,就是『行蘊』,這個五蘊皆空的蘊,就是行動的意思。它的行動是很微妙、很微細,就如我們的生命,也是不知不覺變老化,不知不覺生命(流逝)。我常常說,每一天時間帶走了我的一切,真正的時間分分秒秒,都會帶走人世間的一切的形象,都會老化掉,會有生、有滅。」
「所以生住異滅,就是我們心理。我現在聽了這一句話,心靈的感動,想了這一句話,想要說,等一下我要說,已經忘掉了,這就是『生住異滅』。」
「我們現在要演出(法),總是想盡辦法。不過,我一向都是信,相信大家盡心力,那就是『最真』。總是要很多人會合在一起,那就是『很誠』。真的心很誠意,才能這麼多人會在一起,共唱一首歌,也是共比著同一個手勢。」
「我在高雄,坐在巨蛋的最高的後端,看到了臺上。我們看進去,人總是這麼小而已,很小,但是可以心靈總是很平靜。尤其是臺下,我們的觀眾,也是不分臺上、臺下那個時候,那一場我很感動,那種的感動不是衝動。這一齣戲,其實我說這一部經,已經很完整入我心板裡,我很寧靜的來看這一齣戲。我不把它當成戲,我是把它當成『入經藏』。」
蓽路藍縷真實路 還原歷史說法義
上人說起經藏演繹當中所安排的慈濟故事,都是真實發生而不是杜撰的腳本,但真實的歷史該如何詮釋,表演藝術家以及舞台場景與影片的呈現,上人感恩大家都已經盡力如實如法。
「故事都已經那麼真,該表達也已經都在表達,要表達出來只要精神在,因為如何演到真實,很難。因為戲如人生,總是肢體跟相,在舞臺上表達出來,你們都做到。只要法,用聲音,有一點法可以深入淺出。你們看到這個法,黃(誌群)老師要如何表達出來,讓人感覺法就是這樣,在他的行動中如雲如水,就是那樣的輕安縹緲,那樣地自在,這也叫做法。」
上人惋惜,慈濟中還有很多真實故事,可以表達了一個人如何由迷轉悟,都需要真實的、可具體呈現的事物,來佐證每一段真實的歷史。
「光是那一臺腳踏車,下一次要演的話,腳踏車的前面,要掛買菜的籃子,這樣就對了!那一本《靜思語》就是放在菜籃子上,那位小偷,應該要搶劫的人,他就是在那裡,隨手拿起來一翻,(看到)『好人少不了你一個,壞人不能多我一個。』靜思語,他嚇到了,趕快放著就跑掉了。」
「不過我最遺憾的就是,他(當事人)寫來的那封信,那時候,信都有人幫我收。(但)德恩就已經往生了。總而言之,假如要演,那一封信是很重要,所以這就是故事,總是感恩,大家都是很真心,很誠意,也都有做到了。」
靜思法語解迷津 弘法利生擔使命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而來人間,要把真實法傳到娑婆世界,就是要幫助眾生要啟迷轉悟,方能離苦。這個使命,至今仍是佛弟子們持續努力的方向。
「現在今天已經這個地球,已經八十億五千四百八十六萬人口,每天都在增加,就是明天又增加;我們現在說話的時候,不知道有增加了多少,地球這麼小,人口不斷增加,現在的事態,世間的生態實在很擔心。我們現在坐在一起的菩薩,都想,要如何表達如何去淨化人心,這都是很難能可貴。」
「所以我們要如何及時讓他看見《靜思語》,有人說的、有人做出來給他看的,在這麼多的觀眾,能天天有人看到,一對十個人說,或者是我天天都說,你們每一個人出去就是對十個人說,不管多少人,這叫做弘法利生——好話多傳,好事多做,不要去擔心小螞蟻什麼時候才能爬到須彌山。」
「我們現在都做到了,我們現在不是要行菩薩道嗎?你的一個聲音,一個形象都是在感化人。不管怎麼樣,今天發心就今天做到了,這一念心在心頭裡,第一個先感化自己,我們要有共同的理念,還要共同的跨出這一步,那就是美。」
傳法的一大事因緣,上人仍殷殷期待著眾人合力,成就道業。
「靈山,本來佛就是在我們的心,佛在靈山不要太遠去求。不過我們現在為迷茫中要給他一個方向,人生如戲,所以你們也在說法。尤其大愛臺要讓它直播出去,全球都可以看得到,我們還要把它好好地錄影起來,好好的製作好,連書本,可以給所有的慈濟人都要給他發。這都是我們要很認真,是真的,不是戲言,我們是真言,真正的想做。剛好慈濟有這樣的因緣可以來組合。所以還是互相祝福,也是很期待。」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541
- 報導地點: NULL
證嚴上人行腳第二十一天,於新店靜思堂與臺北慈濟醫院醫護、志工進行溫馨座談。座談間,醫護同仁分享接受醫學中心的評鑑的過程與心得,以及醫病之間的溫馨互動,讓上人甚感欣慰,也讚佩醫護與志工保有「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與貼心,真正在大都會地區擔負起守護民眾生命與健康的責任。
「醫王們跟白衣大士應該都會聽到我說的『人傷我痛,人苦我悲』,因為感覺人間最苦莫過於病,慈濟從慈善開始很不容易,一開始的確是五毛錢這樣點滴,很相信、很支持這樣大量的幫助,我真的很感恩……總是得到很多人信賴,而且是愛,很真誠的愛,信任的愛,真的很不簡單,這都是做出來的。」
視病猶親無分別 醫護團隊展價值
慈濟醫療系統總是以真誠的愛對待來院求診的病患與家屬,不論貧富貴賤都是一視同仁,以救人為優先考量。
「我們就是說,『先救人』,而且貧窮人、富有人都一視同仁,不會說給你用這個藥物,你能付錢嗎?不可以。只要他生病,一定要幫助,醫療經營很不容易,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不只是給院長知道、醫護知道而已,要讓你們相信。何況,救人在佛法來說是功德無量,真誠地疼惜生命,這是我們的責任。」
上人期許每一位選擇從醫、從護的大醫王、白衣大士,莫忘當初立定志向的初心,將這分愛護疼惜的心,堅定到未來,矢志不變。
「那分志願守護到現在,未來還要傳承,期待慈濟延續下去,不是為營利,我們要的是真誠的大愛,守護生命是我們的同志願,所以真的我們還是要延續。在臺中,每天早上我們(臺中慈濟醫院)大醫王都會來分享,有時候看到他們展現出來的搶救生命,送來的患者,肢體破碎,血淋淋的,車禍、路倒,先救人再來說。我們醫療體系,院長、醫王菩薩們我們都有做到,臺北、大林、花蓮都有做到,這就是我這一輩子沒虧欠,這一生的生命,沒有虧欠過,真正有價值。」
四大不調禍頻傳 唯愛弭災共生息
近來,上人不斷提醒人人要「盤點自我生命的價值」,藉由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事的盤點過程,提醒自己加入慈濟的初心,以及為人間社會付出的願力。
「能幫助人,我們還是要多用心,多盡力。早上我去東區會所,每踏一步,我都要說感恩。那個會所,每走一步,都是感恩,不管是東區或是在雙和,要說不是豪華,但是很乾淨,而且感覺起來很素雅、很開闊、很乾淨。我看到的,感覺這一回的人生,我的周圍都是菩薩,我們人間菩薩那樣互愛,而且真的是協力。四大志業合心、互愛,大家彼此的大愛,合起來就有一個方向的大愛。」
人與人之間充分展現合心、和氣,彼此互愛、協力,讓上人感覺當下人間一念善與愛,就如在天堂一般,也能讓人有安心、安定的感覺。
「天堂就是心無掛礙,很快樂,真正走在那裡所看到的人,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向他們鞠躬,所以這輩子我很感恩,也應該能安心下來。雖然天地之間災難偏多,就如剛剛他們遞給我的(訊息),知道夏威夷野火還在燒,今天已經是第六天了,越燒越大片。那裡有我們慈濟人,雖然不同一個島,也是很擔憂,已經多少人死亡,已經知道的九十三人,有一千三百多人失蹤,這九十三人也無法認屍,都燒成灰,多麽淒慘……」
夏威夷是由群島組成的美國五十州之一,因其美麗的熱帶海島景觀,吸引全世界各地遊客前往遊覽。然而夏威夷第二大島毛伊島(Maui)爆發烈火,一發不可收拾,根據媒體報導,截至8月15日已知有一百零一人往生、上千人失蹤,八成房舍被燒得滿目瘡痍,至今災情仍未受到控制。
「不知道火勢如何起,竟然一燒已經六天了,這熱火還是不斷在傷害。還有中國大陸上個月的水災,還有日本,還有菲律賓……幾個月前、一年前會一直說我很擔憂,看不到、擋不住,不知道要發生什麼事?心裡常常說出來。年初我就說原來是這樣,頻頻這麼多的災難發生,一直說現在擋不住,但是需要啟發人人的愛心。唯有虔誠的愛心,愛要怎麼表達?唯有護生,保護生命,生命是人物還有動物。」
醫學專業好推素 大哉教育共善念
面對愈來愈頻繁的災難,如何避免與消止?靈方妙藥就是「齋戒茹素」,上人期待醫王、白衣大士們,可以透過醫學、科學的角度,向所接觸到的患者、家屬說明素食對身體健康的好處。
「醫生跟護士是最好推素的人,有這樣全力去推素,跟患者多介紹、多講道理給他聽,素對身體、對胃腸(的益處)。我常跟林(俊龍)執行長說,你以前常常說,現在怎麼比較少說?以前常介紹消化系統如何,營養或者是腸道等等。我就說你最近怎麼這麼少說,想借重大家醫療常識權威來宣導,借重你們跟患者宣導,我們慈濟有這樣很整齊的能量,我們也有大愛臺,如果能夠每天給他們健康常識。」
茹素、愛護地球、環境永續是慈濟的承擔與責任,需要四大志業合力齊心,不斷地宣導與推廣,尤其是現在科技發達,透過連線的方式,也可以將健康知識傳遞到全球,人人共一虔誠心念,守護眾生命與個人的健康。
「我們有這樣的因緣,在這個時代,我們有這樣的能量,這都是因緣會合,我們的能力有這麼多,借用現在的科技,我們可以鋪上了全球,所以值得,很值得。我是很期待,我們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我們就是為普天下人的生命,真正地達到了真誠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我們大家有志一同,為天下人付出一分心。」
生老病死自然法 醫療典範愛為基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小乾坤,依循著三理四相而有生老病死的循環,到了一定的年紀,難免也都會有衰退或老化的現象,
「我自己也是有小乾坤,我這個小乾坤四大不調,身體也衰弱。不過我也跟自己感恩,給我用幾十年。早上在雙和靜思堂,那些老人長照,我問他們:『你們幾歲?』九十幾歲、八十幾歲、七十幾歲,就是這樣操啦!我那天(8/9)在苗栗也有九十幾歲在那個地方,他是我們的委員,走出來說:『放心,我是這裡班長,九十一歲。』真的是很清楚的班長,不是很糊塗的班長,是真正可以去長照人的班長,感覺他還活者,還能動。」
要活就要動,動得好才能活得好,尤其是臺灣醫療普遍發達,上人期待立志於慈濟醫療的醫護同仁,不僅要有醫療水準,更要用愛做出醫療的典範。
「醫療影響臺灣是慈濟,我們做很大典範,所以我們要很珍惜,我們既然在典範前面在走,不要鬆懈掉。早上看到那些老人,我也感慨很多,一天過一天,過得很快,如何保護我們的心念,才能保護社會,真正造福人間,造福、消弭災難。大家以為師父出家人,我很少跟你們說,種福就免災難;大家都會說:『師父,大家都需要你。』好像給我打氣,我就知道大家需要我,自己要充氣,所以說:『我們彼此互相勉勵。』」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483
- 報導地點: NULL
8月13日證嚴上人行腳於新店靜思堂與北區志工座談時,在在叮嚀靜思弟子心繫苦難眾生,勤行人間菩薩道。
「只要有緣,慈濟人聽得到、看得到、接觸得到,就要無處不在地付出,哪怕是間接的,不管要透過幾層,都希望找到因緣,幫助我們接觸受苦難人。各位,師父的話,各位都一定要聽進去,慈濟人向來都這樣做,也許大家在自己的(生活)範圍,聽得到,有因緣,就要隨緣去做。」
全球同村一家人 齊力合心共守護
上人叮嚀,災況不分遠近,災民不分親疏,就如連日來新聞不斷報導的夏威夷大火,雖是在地球的某一處,但終究是與我們同處在一個星球上。
「美國(夏威夷州)的火災,已經很久了(自8/8開始),這五天來,山火接二連三沒有消失過,那是天下的一片大地,那是地球的一大片土地,跟我們有關嗎?有啊。災區不是離我們遠喔!是同在一顆地球上,所以我們現在,真正要時時關心天下事,不是只關心我們這塊土地。」
《法華經》講述「三界火宅」,經文中所描述的形象,現代人或許難以完全理解,是節節高升的氣溫?還是漫天難止的野火?上人期盼,人人不僅要用心體會,更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
「過去我也說『三界火宅』,但是要怎樣解釋?儘管我很相信佛陀說的話,但是又要如何形容﹖說了,大家心不安;不說,大家不知。三大災還有三小災,頻頻一直接近,就像火一直延燒過來。那麼用甚麼方法去滅火呢?我們要真正用心去體會。」
上人續言:「山林中的小雀鳥,牠抱著一分志願力,牠用身體去沾水,整個身體濡濕,去到火災的地方,抖擻牠的身軀,哪怕一點點的水,牠也是要滋潤那片土地。這實在是可能嗎?不過!最誠意的心,哪怕是一點點,也會感動天地,所以我們要以誠意,大家現在要用如同小雀鳥的志願力,站起來、好好地呼籲!」
虔誠戒慎護生命 啟發愛心弘佛法
小小的力量、大大的誠意,也能造福他人,就如慈濟的「五毛錢的力量」,付出不在於多寡,而在於那份誠心,啟發人人的善念,樂於為他人付出。
「師父常常告訴你們,綿綿不斷,才是真正地弘法利生。法就是去啟發他的愛心,多一分的愛,多一分的福;多一分的福,就消一分的災。期待我們是要多呼籲,不是只是說,『你捐錢』、『你捐錢』,不是!我們是要『啟發愛心』、『啟發愛心』。」
江河大海也是由滴水會合而成;「合」的力量,可以成就大愛。當熊士民副執行長要向上人報告天下災況時,上人請熊副執行長直接向大家分享,也是希望人人都要共知,也可以一起承擔。
「大家都要關心天下,分攤師父一些壓力,我們要祝福自己平安,祝福臺灣平安。但是也要啟發悲憫心,也要為天下平安共同祈禱,中午祈禱,請大家可以靜下心,幾分鐘,好好地祈禱,讓我們的一心誠意上達諸佛菩薩聽。只要是虔誠的心提起,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誠懇的心來祈禱。」
放下自我煩惱,為眾生祈禱,是培養自我的慈悲,更是為自我造福,上人期許除了用心念祝福,還要以行動來推素,疼惜眾生命,不以一己口腹之欲殺害眾生與破壞環境。
「所以放下煩惱,煩惱都不重要,就是自己心裡在起煩惱……唯有人人虔誠,還要推素,啟動一善念,善心就是愛生、放生,就是愛惜動物命。所以師父常常告訴你們,要把心『合』起來,合起來就是我們的一念虔誠的心。期待大家菩薩還要菩薩招生!大家見人說慈濟,不抱希望說:『你來做會員』,不用,但是我們的責任,見人說慈濟,這叫做弘法。」
無災是福當珍惜 點滴匯善利眾生
上人再次叮嚀,別忘了小雀鳥的精神,也不要有「為什麼不救臺灣,而要救海外」的念想,臺灣無災,是人人有福;更要知福,再造福。
「我的責任,就是一定要跟你們說:『我們慈濟在做些甚麼事情,還要把愛心呼喚起來。』我們就像小雀鳥,沾了水,不管水有沒有滴下,盡這一念心,即使只是濕氣,在那個地方,揮動翅膀,也是盡那一念心。相信佛陀所說法,兩千多年來,一代傳一代,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師父聲聲呼喚要大家護法,是護普天下的佛法,護法就是要利生,要利益天下眾生。現在不做會來不及,好好弘法利生,才是真正功德無量。」
上人期勉人人以慈悲智慧理解佛法,以大愛喜捨力行付出,那怕只是點滴力量,只要人人合心,就能為佛法、為眾生,也才能淨化人心,祥和社會。
「就像臺北新店醫院,醫院已經救不少人,這也是道場,啟發、淨化人心也不少,所以我們的付出,真的有價值。過去有價值,這個價值還要流長未來,還是要繼續,感恩大家,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