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慈濟四大志業,回饋佛陀故鄉尼泊爾的慈善部分,開始推展「一村一協力」的活動計畫。志工們分批分組,上午進村做訪視關懷,到了下午再一家家去邀約村民,前來參加各種愛灑活動。3月底,在藍毘尼第十里拉 克西米布爾村(Luxmipur)菩薩招生時,該區住戶蘇米特拉(Sumitra)阿婆也被邀請來聽《證嚴法師說故事》。
佛陀故鄉 再見貧婆
每天都來的蘇米特拉今年七十歲,茹素十五年,先生馬丹八十歲了,茹素已超過四十年。但穿裙子、戴耳環,裹著紅頭巾,脖子上掛著一串項鏈,雙手帶著幾隻手環和戒子的老爺爺,看起來像女生。志工實際走訪後才瞭解,他其實是精神狀況不太好。
兩老住在用幾片鋅板蓋起,屋頂常常漏水的小小鐵皮屋,生活非常簡陋,極度貧困。在夏季高溫四十幾度的大熱天,他們幾乎都是蹲在外面,因為鋅板蓋的屋內實在太熱。雖然有三男一女,但大兒子因病往生,另外兩位兒子雖然住在附近也很貧窮,沒有辦法照顧他們。唯有嫁到印度的女兒,偶爾會回來探望,因此相依爲命的兩人,只能靠乞討維生。
然而,乞討的生活很不穩定。由於長期營養不良,蘇米特拉自己的健康情況也不好,常常發燒瀉肚子,膝蓋骨早已變形,嚴重的關節疼痛導致她走路非常困難。因爲家裡沒有廁所,她必須要走五百米才能找到地方。正常人走五百米,需要七分鐘,而她卻要走上二十五分鐘。
再窮也要布施
儘管非常不舒服,但她卻很喜歡來聽《證嚴法師說故事》,從不缺席。4月3日共修時得知花蓮大地震,在志工帶領下,蘇米特拉雙手合十,跟著大家虔誠為花蓮的地震災民祈禱。因為當地居民基本上都很貧困,志工也就沒有呼籲捐獻。
然而,到了4月4日,當村民們又來聽故事的時候,一些家庭居然主動帶來米、蔬菜和錢,說要為花蓮地震災民盡一點心力。吃了上餐沒下餐,可能連明天的生活費在哪裡都不知道的蘇米特拉,竟然也要捐錢,一顆布施的心很堅、意很決。
一手杵著拐杖,一手很努力地從身上掏出僅有的錢,尼泊爾十五盧比(約合新臺幣四元),鄭重交給志工。「我雖然沒有很多錢,但是夠用。」善良單純的她很知足:「1993年地震的時候,慈濟幫助過尼泊爾很多;2015年地震的時候,又幫助尼泊爾這麼多。現在臺灣有需要,我們怎能不幫助和支持呢?」
5月20日,是第十里首次回收米撲滿。儘管又病又窮,什麽都沒有,必須要靠好心人的施捨才能活下去,但蘇米特拉不願爲善落於人後。即使杵著一根竹子當拐杖,也要提著一桶靠乞討省下的米撲滿,費力地「挪步」到共修處,很有誠意地要來獻愛心。
這幅畫面,讓在現場陪伴的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黃曉清(慮曉),相當感動。「阿嬤就像佛陀時代的貧婆。」黃曉清事後說:「即使是一無所有,還是願意布施,真的很讓人感動。」而蘇米特拉自己卻表示:「生命的價值就是要幫助人,這樣,我們才能有真正的快樂。」原來,在她乾枯的心中,已有了法水的滋潤。
當天的回收活動,共有十七戶會員家庭參與,總計捐了大約三十公斤的米。志工們共識後,一致決定用全村人的愛來幫助蘇米特拉夫妻,讓他們不用再去乞討了。
能力再微小 也能布施助人
宗教處海外事務室主任蕭靜湲,在8月5日的慈善志業分享這位貧婆的故事時,也感動得幾乎哽咽。「因爲婆婆的愛,花蓮的地震救災也有她的一分心意。」沒想到她的米撲滿也是滿的,她總計捐了2.003公斤的米,「我很不捨得把003拿掉,因為我覺得,婆婆的每一粒米都是那麼的珍貴,所以就把它保留了下來。」
「每次共修,她都非常精進,風雨不改全勤參與。」蕭靜湲說:「自從遇見慈濟,聽了上人的法之後,她不僅布施錢、布施米,甚至還可以法佈施。」因為每次上人說故事後,志工會帶動靜思語等活動,並邀請大家做心得分享。
聽過「一牛三報」說因果故事的蘇米特拉,知道了「口業可怕」的道理,更從靜思語的學習中體會深刻,原來「再窮、能力再微小,也能布施助人。」而且「能付出就是福。」她曾分享自己最喜歡的靜思語就是;「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其實,蕭靜湲在結束分享前說,在佛陀的故鄉,有很多很多的貧婆,也都可以成為心靈富有的人。「正法一定要回歸,才能翻轉佛國,因為佛陀跟上人都告訴我們,『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
人人本具清浄佛性
上人常說「愛心,是有心人的參與,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要把地球變成一片人間淨土,需要很多人的力量,一起努力。因爲,心靈富有就能翻轉苦難,有大善才有大福。「很希望世間人人都是菩薩,在乎的不是捐了多少錢,最重要的是那一念心。」
2500多年前,「佛世時也有貧婆布施的故事。」上人不只一次地開示過。佛陀的弟子迦葉尊者,希望讓貧困的人也有布施種福田的因緣,有天遇到一位貧婆,便把缽伸出去向貧婆化緣。
貧婆看到迦葉尊者,為自己窮到一無所有而悲嘆、哭泣:「我很想供養尊者,但是我什麼都沒有……」
「有啊!妳至少身上還有一件衣服。布施的意義不在有形的物質,而在虔誠的心念。」迦葉尊者說。
貧婆聽了很歡喜,便從衣角撕下一塊布供養迦葉尊者。佛陀知悉此事後,很歡喜地說:「將來所有的出家弟子,所穿的衣服都必須有貧婆虔誠供養的一番心意。」從此,每位出家人都會在衣領後縫上一塊布,以此象徵布施的真義——即使是很貧窮的人,只要有心也可有布施的機會,因爲「慈悲,是人人本具的清浄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