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繁,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每年觀測到七百到二千多次的有感地震,而規模6.0以上的地震每年平均有三次。因此,地震防災意識不容小覷。
慈濟志工在楊梅的首場防災士入社區防災宣導,於8月14日在中山里辦公室舉辦。內政部防災士講師許碧珠受邀講授地震防災知識,並透過體驗活動讓四十一位里民加深印象,直呼受益良多。
居安思危 防患未然
講師許碧珠和里民問好後,開場便問大家:「0403地震,你在哪裡?」
許多里民熱情回應,包括「在廚房」、「在逛街」、「在開車,以為輪胎壞了」,會場氣氛隨即變得熱絡。
「我們準備好面對未來可能的不安全嗎?」講師突然一問,大多數人都無言以對。
里民丁逸庭舉手說:「自921地震後,我便準備了避難包,裡面裝有手電筒、手套、童軍繩、飲用水和乾糧,並定期更新內容。」她的回答獲得講師的讚揚和里民的熱烈掌聲。
許碧珠表示,地震無法預測,衝擊時間短,但災後復原時間長、範圍大,且破壞力強,易引發火災、海嘯等次生災害。因此,平時應檢視住家安全,如固定家具、裝設斷電指示照明,並準備應急物資和用具,查詢避難收容所及避難路徑,並確認家人間的聯繫方式。
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的應變非常重要。許碧珠問現場的里民大哥:「如果地震時您在廚房,您會怎麼做?」這位大哥回答:「趕緊去關火。」這是大家的直覺反應,但講師指出:「這是錯誤的觀念。」
講師解釋,如果地震搖晃強烈,跑去關火可能會跌倒,或被爐子上的熱湯燙傷。應等地震停止後再去關火。「趴下、掩護、穩住」是保命的三步驟。她強調,只要做好這三個動作,如躲在桌下或牆角,保持低姿勢並保護頭部,握住桌腳,就能避免受傷。
「請問您覺得地震有沒有『黃金三角』?」講師接著問。一位里民說:「有,櫃子旁的垂直空間。」也有人回應:「冰箱旁。」
講師鄭重地指出,「地震沒有黃金三角。」因為冰箱有輪子容易滑動,而高櫃子在強烈搖晃下也可能倒下,這些都構成了壓傷的潛在危險。
模擬演練 提升防災應變力
在講師生動風趣講解下,與會者對於地震發生時的自保方式有了更加明確的理解。隨後,講師以有獎徵答的方式,針對在室內看書、房間睡覺、廚房、浴室等情境中的應對方法進行驗證,讓全場笑聲不斷。
一名里民表示,因從未住過大樓,難以想像地震發生時的應對策略。此時,就讀國小的官楚雲自告奮勇出來解圍,他說:「要找地方先躲好,趴下來、掩護、穩住,等地震結束後,不要搭電梯,要走樓梯,走出去到安全的地方。」語畢,大家對這位小朋友的防災知識投以熱烈掌聲。
講師許碧珠隨後提出另一個情境問題:「如果地震時剛好在電梯裡,該怎麼辦?」
官楚雲不慌不忙地回覆:「按下所有樓層的按鈕,在停下來的樓層走出電梯。」他的答案再次獲得熱烈掌聲。
說了千萬遍,不如實際做一遍更貼切。接著,講師以情境模擬大家正在教室上課、逛街走路、看電影時,警報聲大響,伴隨著轟隆隆的聲音,發生地震了,大家趕緊依照各種情境進行演練,提升實際的應變能力。
慈悲科技 打造臺灣賑災力
全球災變頻繁,慈濟以人道救援為出發點,研發各類賑災物資和救援設備。許碧珠向里民介紹了各項慈悲科技產品,包括行動淨水器、淨水艇、香積飯、行動廚房等,以及由環保回收材料製成的衣物等,還有福慧床、福慧桌椅和福慧隔屏等,這些產品在國內外災難現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風災過後,可能因用水濁度過高而無法供水,慈濟與工研院合作研發的淨水器和淨水艇,能迅速提供優質、豐沛的乾淨用水。而精舍師父研發的香積飯,用冷水或熱水浸泡二十分鐘即可食用,在賑災時能及時解決受災民眾食的問題。
此外,利用回收寶瓶製作的毛毯在救災中傳遞溫暖,福慧隔屏則能保護災民隱私,並在0403花蓮地震中受到外媒報導。這些賑災物資的設計理念是結合慈悲與環保,旨在提供輕巧、方便且多功能的解決方案。
在活動結束時,講師邀請里民自由進入福慧隔屏內,親身體驗福慧床和福慧桌椅的實用性。
防災意識提升 預防勝於救災
中山里里長黃朱秀娥在活動結束後表示,講師的防災演練與預防措施非常精彩,大家都說:「哇!好值得。」這次課程讓大家瞭解到救災和防災的重要性,她強調:「自助才能助人,才能有效防範天災,我相信這個理念是正確的。」
對於講師的提問,里民丁逸庭總是積極回答:「我認為隨時要防患未然,具有危機意識非常重要。」她提到,921地震對大家影響甚深,近年來又有地震發生,雖然有些擔憂,但因為曾經的經歷,她已做好防範措施。她說:「像家裡的展示櫃、玻璃櫃,我都把它固定起來,比較瘦高容易倒的東西,也都放在比較矮的地方。」
里民范宜妹表示,平時也都有準備避難包,而且都放在最明顯的地方。她分享:「今天的說明,增加了我更多的防災知識,相信大家都有滿滿的收穫,希望大家一起加油,把防災做到最好。」
防災士入社區活動,透過防災宣導,期能將知識化為行動力,共同建立一個更有韌性和應變力的社區,讓人人都能生活得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