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無差別愛 宗門真諦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44
- 報導地點: NULL
隨著「2023年海外委員慈誠研習會」的落幕,來自海外的慈濟人,持續留在花蓮靜思精舍,透過多場座談,向證嚴上人分享志工心路。上人看到與聽到,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志工雖有不同膚色、不同的宗教,但有著共同的名稱「慈濟人」,人人都是以一顆真摯的心,不吝付出愛。6月27日的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對這群海外志工,表達心中的感恩與感動。
力行大愛為度苦 如規如儀展人文
深入窮鄉僻壤,在非洲要做慈善,環境的考驗是一關又一關,不僅路途遙遠,還有烈日考驗。即便如此辛苦,到了發放的時候,發放的人文「感恩、尊重、愛」所呈現出有序的隊伍、發放的九十度鞠躬,一樣都沒有少。
上人讚嘆,「看,他們排隊,好整齊!一個接一個總是不會急躁,因為他們的心,已經對慈濟建立了信心,不會爭先恐後。那樣的平靜、安靜,就是人文。」
發放前,非洲的本地志工會先以當地的語言介紹慈濟,分享發放的精神與人文,或是以「靜思語」闡述行善的意義,讓前來領物資的人,不僅是物質上的收穫,更有心靈上的滋潤。許多的本土志工,信仰上多是天主教、基督教或當地的宗教,不論宗教名稱為何,本質都是「愛」,上人感恩與肯定,這份對愛的超越宗教差異的深刻認知,都已經呈現在行為上,
「任何一個宗教都是(闡述)真理,宗教是名稱之別。來到這裡了,已經不分什麼宗教了,慈濟的人文,進出有規矩,是那樣地美。人人穿起了藍天白雲,都不知道你家裡的環境是什麼?總是知道你心中有愛,知道你們來這裡之前,就已經聽到了慈濟的法,也薰陶了慈濟人的進出規矩⋯⋯彼此如法如規,因為我們是共同一個,沒有分別的大愛,大愛集合在一起,每個人都能接受慈濟的慈濟宗門。」
上人進一步闡釋,慈濟宗門就是不分宗教,慈濟宗門是開大門,尊重每一個國家的禮節,不僅將禮節落實在生活中,也身體力行大愛,為貧苦人而付出,這樣的無差別的愛心,即是宗門的真諦。
「不管是老幼殘疾,他們(海外志工)展開愛心的雙手擁抱老幼殘疾。所以他們的愛、我的愛,這種的態度、身行、心態都是一模一樣的,哪有分別?宗教的名稱只是適合地方,適合自古以來有這樣的各個宗教的名稱,其實它的質,本質只有一個字『愛』!所以我們回歸了一個愛的名稱,有什麼分別?沒有分別。我需要每一個國家的愛,集中為慈濟來付出,很期待,人人不分貧與富,大家坐下來平等,走入人間,同樣是平等。」
翻轉手心貧轉富 立定志向修福慧
不僅是在非洲國家,在中東的土耳其、約旦,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度裡,尊重信仰的差異,彼此有禮,更有愛,幫助受苦的難民或貧困家庭,也是沒有宗教的差異。
「這種下定決心就是『志』——志業精神,所以這字『志』,心的上面是士,女士或者是紳士,這就是高貴的稱呼,這字『士』的高貴品格,下面還要有個『心』,叫做『志』,這是多麼高貴的思想品格。要當志工就是立志,心心念念,決心願意投入志工行列,所以這字『志』就是上面是士,高貴的品格,加上心來,這叫做志工,付出無所求,不求代價,這叫做志工。」
上人解釋志工的意涵,也肯定約旦與土耳其的志工,長年為幫助難民而奔波不止。像是在約旦,為了幫助相對弱勢的貝都因人,志工得在沙漠上奔馳數個小時,前往發放貝都因人最需要的物資,往往風沙迷了雙眼,卻遮不住他們的心,以一份堅定的毅力,勇往直前地前往付出。而今海外本土志工在資深慈濟人的陪伴下,終於回來臺灣授證,將承擔起未來更巨大的使命。
「我要感恩這一群在僑居地,幫師父愛我所愛,培養我所需要的人。這感恩,說不完、說不盡。總是時間能考驗一切,那一種愛的陪伴長時間,可見是多麼真誠。他們生活困苦,還願意長期付出,要完成他志工受證的心願,這樣的大愛,非常的可貴。」
在印度牧羊女廟,是乞丐甘滿季最常乞討的地方,苦楝樹下一坐、手一伸,甘滿季就靠此過活。然而在遇到慈濟人後,慈濟人幫助他、鼓勵他,如今的甘滿季翻轉手心,從心靈匱乏的乞求者,轉為歡喜快樂的助人者。
「他(甘滿季)已經站起來了,把向上的雙手現在已經向下,努力走入慈濟,把愛帶進了比他更困難的人。自己的生活,自己想辦法,他要天天展開了笑容,過去一個悲苦的臉相,要人家幫助他,現在站起來雙手向下,臉已經是笑了,雙手托起他的笑容。同樣一個人,短短的時間翻轉過來!」
從非洲到中東,從中東到南亞,上人期許,每位慈濟人聽到動人的故事,都要多多分享,每個真實故事都是人生美善的寫照,把悲苦化為甘甜,轉命運為運命,上人期許人人要把握這條人生的菩提大道,既已行在路上,就要發奮向前,菩薩招生,讓善與愛更加擴大!
「我們立下志願叫做『菩提大道直』,這條路很簡單,人人可以走,所以我們要發心,在這條大直道上,還要再繼續鋪路,讓後面的人愈跟愈長;也讓路越長,人間菩薩大招生越來越多。感恩這一群菩薩,總而言之,請大家發大心、立大願,身體力行造福人間,多細思,發揮智慧,這叫做『福慧雙修』,感恩,祝福大家。把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