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志工早會

【證嚴上人行腳2024年12月22日嘉義歲末祝福行腳開示】

時間成就一切、累積一切;人生是否活得有價值,也在個人是否能把握時間,為人間付出。證嚴上人第二階段歲末行腳,匆匆已過半月,12月22日證嚴上人行腳來到了嘉義,主持歲末祝福暨授證感恩會;上人雖感慨一年容易又將過去,卻也欣慰慈濟家庭又添新丁,並不忘叮嚀弟子,切莫忘記生命有限,人生無常,「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師父常常跟大家說,一天就是八萬六千四百秒,生命在秒秒中過,我們可以秒秒過,就是表示是平安、平安地過;平安才能讓人在時間中有所作為,功德無量也是靠時間累積。人一生的時間越長,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造更多的福業、做更多的好事。」

 

「生命在時間中秒秒過,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念心;起那一念心是最重要,這一念心起得早,那我們在人間就能很早就發揮愛的良能。」

 

生命價值自造就 發一念心無餘修

 

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上人常以此勉眾,勿空過時日。

 

「若說要過年了,師父就想:『又過了一年。這一年,我的生命中又流失掉了。時日已過,命亦隨減。』時間在過,生命跟著時間流失,就像一條魚在甕裡面,那個甕有裂一點一點地漏,魚就在水裡邊漏邊過,水越來越少,一直到水乾了,魚也就無法活下去了。我們生命的大限,就像那一條魚在那樣的水缸裡,被限制在那缸水中⋯⋯」

 

「人生就像魚在水裡面,總是說『如魚得水』是最高興的,但要怎樣才是高興?時間實用,我們有做到善用時間。用在哪裡?做好事,為人間付出。也就是我們要在這有限制的水的裡面,發揮生命的價值,而我們生命的價值就來自那一念心。」

 

一切唯心造,因為時間有限、生命有限,若能越早升起那「一念心」,就能有越多的時間去累積、成就生命的價值。

 

「一直感覺說,幸好我發心發得早,現在,我們慈濟將近六十年了;今年是五十九年了,開始就要靠近六十年了,接近一甲子了,我們因為有緣,可以在這麼長的時間,凝聚這一股的力量。慈濟從臺灣起點,散播到了全球很多的國家;我們走過的國家,是因為那一個國家有災難,過去慈濟人還沒有很普遍,都要從臺灣出發,都是臺灣慈濟人啟動去救災。」

 

同志同道共成就 老實修行長慧命

 

哪裡有災,哪裡就有「藍天白雲」身影,慈濟發祥在臺灣,從五毛錢「竹筒歲月」起家,如今慈善足跡已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六個國家,走過的每一步都源自那一念不捨眾生受苦難的心;救助的同時,志工也啟發受助者本具的慈悲——「苦既拔己,復為說法。」一點一滴將菩薩法落實在悲悽暗角,也在分分秒秒中豐富自己的人生。

 

「慈濟人真正是做很多事,我們去發放、付出,造福人群,我們所作的一切,沒有一項不是累積我們生命的價值。慈濟人所有動作,開口動舌、舉腳跨步,都是有方向,都是有價值,這也是我們走入慈濟的價值。」

 

「人生的目的不是只有賺錢、賺錢;不是只有我地位多大、多大。生命總會過去,人生總有無常,總是有起有落,但是,我們生命價值的起落由我們自己決定。時間在過去,生命也隨著自然的法則在流逝,但是慧命我們自己創造;慧命一啟動,我們總是穩定地向前,步步踏實。」

 

「行在菩薩道上,停是自己停,進是自己進,跟眾生結好緣是我自己得,所以說:『己修己得』;哪怕是父子、夫妻也都是己修己得。不過,互相有鼓勵,有支持。雖然你成就他的功德,讓他沒有障礙,也是歡喜功德,也是一種成就,但是跟我們以自己生命去深入,增長慧命深入還是有差別,所以若能夠成就別人,同時自己也不缺席,也投入,就是最美滿的。」

 

「總而言之,要把握因緣發揮愛的能量,不要有退道心,要步步精進,修福還增長智慧,祝福大家,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