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和氣互愛 齊修福慧
- 詳細內容
- 作者 慈濟基金會
- 分類: 志工早會
- 點擊數: 263
- 報導地點: NULL
輔具,是輔助器具(Assistive Devices)的簡稱,幫助人們在生活中更加獨立、方便、安全。慈濟志工長期在各個角落進行訪視關懷,發現許多高齡長者、疾病纏身的人,因身體部分功能不健全,需要輔具讓他們生活更為順暢。
證嚴上人10月30日行腳至彰化,聆聽慈濟志工分享運送輔具的幸福與感動,對受助者的真誠關愛,讓上人感動不已。尤其是看到一群長者,以同理之心不辭勞苦地為所需要的人付出,更是令上人讚歎。
回收輔具續物命 傳愛人間護傷病
「有的是從很高的山上這樣接力,這樣一段、一段接下來,那是在基隆。基隆的地勢我們都知道,這樣一階、一階,山的面積不大,但是一層、一層。所以讓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輔具不用了,慈濟人就開始將這個東西回收,從上面一直接、一直接,還要走一段的山路。看到、聽到我們的慈誠菩薩,說他們接輔具的過程,我真的很感動。」
輔具使用者往生,或經由復健、調養恢復身體健康,不再需要輔具,這些輔具要送去哪裡呢?許多人會打電話給慈濟,詢問是否可以回收不再使用的輔具?
「所以感覺說,病床,我們可以把它回收回來,我們還很仔細去洗,洗得很乾淨,還要消毒,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慈濟人那分的愛心惜福,而且還希望物命延長,將它整理得很好,好像新的一樣,給第二個家庭接收到,他心無掛礙,還是安心使用。就這樣開始,常常看到我們的菩薩,將這些輔具回收再利用,所以很感動。」
人我關懷護身心 退而不休利人群
輔具不只是提供長者、病者很大的幫助,同時也為少子化下的社會景況下,讓長者在家裡晚輩外出打拼經濟,或無法同住照護時,讓長輩們可以生活得更自在、更游刃有餘。
「我們常常聽到長照、長照,現在已經很明朗的名詞出來了,叫做『長期照顧』,或者是常常去關懷也叫做長照,這就是現在的社會。我們慈濟已經有這種『法親關懷』,時常我都會說,我們都要時常法親關懷,這個社會的生態。慈濟人同樣在這樣的生態中,一些師兄師姊,孩子在國外無法回來,我們就要靠法親互相多關懷,也是要鼓勵大家生活、生活,我們要生活在人間,身體要照顧好,最重要的,心理也要照顧好,身心健康去長照別人。」
在慈濟裡的長者,雖已高齡七、八十歲,但許多都還很健康,他們聽從上人的提醒:「不要想我們老了,我們要休息。」他們或已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但他們退而不休,且不願被長照,而是發心要去長照他人,照顧比他們更為弱勢的人。
「我們就要想,我們要時時把握因緣、把握機會,讓我們身心健康去做事,這才是我們的福,造福人群還可以增長見聞,那就是智慧。所以說,慈濟人,我們要互相鼓勵。」
心思細膩工巧明 無聲說法展人文
聽完彰化慈濟志工分享輔具的溫馨故事,上人也準備離開彰化,出發往南到嘉義大林慈院。在彰化這幾天,看到、聽到志工們大家合和互協,彼此關懷、互相合作,上人甚感欣慰。
「每一次若來到彰化,會覺得很有人文,而且東西看起來每樣都細膩精緻,我們的布置等等,到處一塵不染,很乾淨,這就是人文,所以很歡喜,很感動。像剛才看到我們年輕人,雖然身體有一點殘缺,可是他們的心真正地是很美,而且很聰明;不只是聰明,還是智慧,他們有『工巧明』。我們常常說的五明,他們已經很有工巧的工,工巧明,工很細,手很巧,所以做出來的作品也是很好。」
上人在走入會場之前,看到彰化靜思堂的建築之美,處處擺設不只是莊嚴,透過光影的暉映,更有古早味的人文飄香,很有早期大家庭中圓滿人生的幸福景象。
「低頭一看,看到一堆土用一個造型圍起來,那堆土上面很乾淨,又再乍看,好像一條繩子,很粗的繩子。那條繩子總是這樣捆著,在那裡將它圍起來,我看到,就用手去摸摸看。喔,這不是真的繩子,做得很鞏固,所以以假亂真,其實它是假的,但是造型造得像真的,這就是『工巧明』。這都是人的心,發揮頭腦思考,用他的手、功夫去做出來的造景,那個景雖然在那小小角落裡,就有心的人去看到,它就會有各種不同的法。在師父看來,我就會感覺到,這裡面有法。」
見作歡喜菩薩地 眾善奉行造淨土
清悠的環境,古樸的建築,隨處可見的人文風采,讓彰化靜思堂成為菩薩招生最好的道場之一。
「人文在生活中,動作中就有人文,何況待人接物。來到這裡能菩薩招生,就是『笑』,面帶笑容,讓人很有親和感,這叫做修養,讓人看了很舒服,很歡喜,我的心有煩惱,來到這個環境,看到這些人那麼和善,感覺我的心很有依靠,讓人的心很穩定。所以彰化這個道場,不管是硬體的美,布置的質,美的質,人這麼合的法,不用出聲,光面容讓人看到,這叫做『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人提醒大家,在人群中若能很和氣、很善,大家很自然地會把你當成典範,跟著你一起做好事,這就叫做「眾善奉行」。
「眾人同心,同一個心,同一個方向,不管社會有什麼事情,再困難我們都不覺得困難,只要我如何?(眾答:我願意!)我願意,所以好事只要人人『我願意』,願意和大家一起做好事,如此不就是一個菩薩淨土在我們這裡呢?所以,菩薩到處都能淨化人心,我們走到的地方叫做歡喜地,只要我們人到了,讓人見到就歡喜,所以「菩薩十地」,要學菩薩第一地就是讓人見了就歡喜,這叫做『菩薩歡喜地』。」
來到彰化,上人感受到這裡有如充滿「真、善、美」的人間淨土,而菩薩道就鋪在這片人間淨土之上。
「我們要互相疼愛,互相關懷,現在很多資深菩薩年紀也大了,你們要代替師父(關懷),彼此之間,人人都有師父的心,也有師父的願,師父的心願是『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人人與師父同樣的心,是佛心;師志,就是互相照顧,人人行菩薩道,那就功德無量,美善人生,為你們祝福,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