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慈善
  • 報導地點: 臺灣

2021年臺灣新冠疫情爆發,政府推動「停課,不停學」政策,PaGamO線上教育平臺與慈濟推出「青年線上伴學趣」,致力於透過人文及閱讀素養線上課程,減少高中以下弱勢學生的夏日學習失落。看見雲端教學的可能,伴學計畫從國內延伸到海外,包括土耳其、泰國、非洲等國家,除了人文課程,也教導當地孩子們華語,並在寒暑假期間,讓青年志工們到當地與孩子們實際交流。

 

從雲端到地面 見苦知福

 

2011年敘利亞爆發內戰,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流亡海外,而土耳其是收容最多敘利亞難民的國家。土耳其慈濟人看見許多學童淪為童工、無法上學,心中不忍。在證嚴上人的支持下,慈濟基金會於2015年創辦了滿納海國際學校;「滿納海」在阿拉伯文的意思是「希望的泉源」,希望孩童在異鄉也能繼續接受教育,透過愛化解心中的仇恨。

 

臺灣及全球各地的青年志工分享在今年暑假期間的豐碩歷程,期許透過接引青年世代投入國際服務計畫,激發他們對社會的關懷與付出。(圖:慈濟基金會,地點:臺北,日期:2024/08/25) 

 

慈濟基金會「TIYA敘愛國際青年隊」的代表杜嘉儀分享一個她在土耳其伴學期間發生的故事。有一天她們外出用餐,由敘利亞難民雪曼陪伴,雪曼也是滿納海學校畢業生。用餐完畢,志工要幫她一起結帳,雪曼卻表示:「這是我自己的花費,我要自己付。」志工就跟她說:「只是一餐飯而已,也是感謝你們這一段時間的幫忙。而且哥哥姊姊請弟弟妹妹吃飯,也是很平常的事。」

 

回程時,雪曼走到志工身邊,想要再次說感恩。原來,19歲的雪曼,十年前與媽媽逃難到土耳其後,兩人相依為命,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獨力完成。她說:「我已經很久沒有被當成小孩一樣照顧了。」說完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杜嘉儀說,這不僅是華語文教學的過程,更是開拓視野的機會,就像其他青年志工的分享:「實地陪伴難民後,才驚覺原來戰亂不是課本中幾行文字的輕描淡寫,背後有很多令人心碎的歷程,也看見原來在世界的另外一個角落,有一群人正努力地活著。」

 

青年志工們策劃「解憂雜貨店」活動,鼓勵小學伴用中文或其他語言寫下他們心中的憂慮。一名小學生用中文寫下:「我想要回到我的國家。」讓參與的大學伴深刻體會到這些孩子對家鄉的思念與回家的困難。(圖:慈濟基金會)

 

付出獲得肯定 總統接見

 

「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代表」也於2024年6月14日獲賴清德總統接見,特別嘉許這群臺灣青年海外志工在海外做服務,要做臺灣的最佳代言人,讓世界看見臺灣的良善、實力和貢獻。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是臺灣與各國之間重要的交流管道。即使在疫情期間,我們也透過線上方式,讓服務不中斷。

 

賴清德總統於6月14日下午接見「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代表」,並與與會成員大合照。(圖:總統府,地點:臺北,日期:2024/06/14)

 

(文:慈濟基金會 綜合報導 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