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慈濟講座
  • 報導地點: 花蓮

佛教的浩瀚歷史,總讓人覺得深不可測、又距離現實生活太遙遠,難窺堂奧。但它其實充滿各種探索方式,相當有趣。2024年5月29日慈濟花蓮靜思堂,慈濟基金會文史處舉辦慈濟講座,以「當代佛教與慈濟精神」為題,邀請《印證佛學期刊》中文版執行主編、政治大學林佩瑩副教授,以深入淺出的語彙,為大家打開了一扇探索佛教歷史的有趣大門。       

用兩個腦袋讀佛典

林佩瑩老師以佛陀弟子阿難到底過在何處?作為思考聚光燈,帶大家踏入佛教歷史大門尋寶。佛陀時代弟子阿難相當聰明,他好問而且心地非常善良,甚至為當時無法出家的女眾,向佛陀請示能否准允出家。不過,僧團對阿難的褒貶不一、功過各有論斷,但「阿難真的有過嗎?過在何處?有功嗎?功又在何處?」林佩瑩老師出,若能透過類似的探問,進行思考,就是踏入了佛教的探索大門。

林佩瑩老師建議讀者,「要帶著兩個腦袋來讀佛典」,一個腦袋想像情景,一個腦袋用來思索故事背後的含意。(攝影:趙姿如 地點:花蓮)

阿難是佛陀重要的十大弟子之一,且在佛陀入滅前擔任佛陀的侍者,這段時間,阿難的提問與佛陀的回應,對於佛教意涵的詮釋具備相當高度的關鍵指標意義。林佩瑩強調,進行歷史研究,不但要嚴謹考證資料,同時要對史料進行「意義」的探索和理解。

阿難身為佛陀身邊的侍者,他問了佛陀一些很重要的問題,但是没有問清楚,例如,什麼是戒律?女性想出家該怎麼辦?阿難有問,但沒問清楚,這是阿難功過參半的地方。

林佩瑩老師強調,歷史與經典之所以能夠成型,需要歷經很長的時間,現在流傳下來的佛教的經典,是經歷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等多次集結立定的結果,也是對佛陀話語的解釋歷程。

佛教經典根據口傳沿流,內容許多故事充滿神話般的戲劇張力,林佩瑩老師舉佛陀滅度後,大迦葉尊者召集五百阿羅漢集結佛法那段歷史為例,當時阿難還沒證得阿羅漢,但他發憤一天一夜,證得了阿羅漢,得以參與集結。其中描述的情節宛如神話一般。

林佩瑩建議,「要帶著兩個腦袋來讀佛典」,一個腦袋想像情景,一個腦袋用來思索故事背後的含意。她強調,對信仰而言,這些意涵的指涉是佛陀留下來的智慧。

歷史整理出來的 價值在於傳承

那麼如果詮釋和理解佛典的意涵是最重要的,是否意味著,史料的記載和資料的考察,相對不重要?林佩瑩老師以東晉佛典譯師鳩摩羅什,根據來到中國的僧人,講述龍樹菩薩的點點滴滴,彙整成現在世界上唯一中文版的《龍樹菩薩傳》為例,說明史料撰寫的相當重要性。林佩瑩強調,若沒有鳩摩羅什記錄下外國僧人所描述的龍樹菩薩,後世對於西元二世紀生於南印度,這位大乗佛教的高僧,龍樹菩薩的生平可能所知甚少了。

老師指出,也由於高僧大德們對佛教歷史的看重,影響了中國佛教相當重視歷史傳統。現在,當代許多佛教學者,在進行佛教研究時,都必須仰賴中文的佛教歷史資料。

林佩瑩老師下一個結論,歷史不見得會影響宗教的核心的意義,但是唯有經由歷史的記載,宗教才能被傳承下來。因此任何的宗教,一定需要有一群人像古代的史家,專注於紀錄、進行編纂、進行詮釋的工作。

林佩瑩非常讚嘆,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帶領學術團隊,從事期刊編纂、思索如何讓慈濟宗留下傳承,且與各領域進行對話的學術工程。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也表示,學術團隊將以每兩個月舉辦一次「印證佛學研討會」、目前也創建了五大平臺九大研究主題。他強調,慈濟不只是一個慈善組織,更是一個宗教組織,慈濟是基於宗教情懷才投入慈善,我們必須引領這個世代,走向愛與善。

(文:慈濟基金會文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