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標籤: null
  • 報導地點: 臺灣

 

1月3日,慈濟宜蘭志工約50名趁入夜前,準備禦寒物品包含毛毯、圍巾、手套、毛帽、毛襪、暖暖包、黑糖薑母茶、麵包等關懷寒士。志工分成5條動線,前往宜蘭市新城橋下、宜蘭中山公園、羅東中山公園、三星公園、南方澳港口等地關懷。
 
 
在宜蘭市中山公園,賴姓寒士看到慈濟志工前來,微笑說:「你們去年就有來關心我了,所以我記得你們。」賴先生年輕時原本有一身好技術,但後來漸漸被新科技取代,隨著年紀增長,他更難找到工作。現在賴寒士成為社會局定時關懷的無家者,經常夜裡棲身宜蘭市中山公園。隨著AI的進展,未來人腦作業可能快速被取代,賴先生的際遇,似乎在預寫未來社會的某些處境。

另1組志工關懷魏先生,看到他只蓋著1件又舊又薄的棉被,志工趕緊為他蓋上毛毯,並拿出毛帽、毛襪、熱薑茶及麵包蛋糕給他;魏先生很快拆開麵包外袋大口吃著,原來他還沒用餐。魏先生喝著薑茶、吃著麵包與蛋糕,滿足地露出微笑。雖然志工戴著口罩,魏先生仍認出之前曾關懷過他的志工。魏先生向志工述說,他前年發生車禍造成小腿骨折,現在雖已恢復,但走路時仍會不適,天氣變化時腳會痠痛。
 

志工離開時,留下食物給魏先生,魏先生不斷雙手合十對著志工一直說感恩。慈濟志工在社會各角落送暖的堅定之情不曾改變;餐風露宿的寒士看到志工熟悉的身影,有的熱情打招呼、有的傾訴自己的故事。

(文:黃美靜、張惠如、廖月鳳、張玉秋,攝影:許台生、洪妙卿、廖月鳳,
2024/01/03,宜蘭報導)(文史處:黃湘卉編輯,依據第14期第4版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