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衛生官員Upendra Dhungana、Bhawanath Khatiwada、Bisho Rup Khadka、健康環境氣候行動基金會董事秘書Hari Babu Tiwari、以及國際慈濟人醫會成員Bikesh Jaswal、Sushil Koirala、Nirdesh Shakya、與加德滿都第17里里長Nabin Manandhar,9月29到10月1日,特地從尼泊爾來到臺灣花蓮,參加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活動結束後,10月2日由慈濟馬來西亞志工陳吉民醫師等人陪同,參訪花蓮慈濟醫院。
從建院歷史 感受愛的成就力
尼泊爾藍毗尼是佛陀誕生地,也是佛教智慧起源點,證嚴上人亟欲回饋佛陀故鄉,希望透過醫療、教育等各方面援助,為當地盡一份心力,尼泊爾與慈濟慈善基金會,雙方互動情誼親切真摯。這次尼泊爾衛生官員的前來,也是因於慈濟慈善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之邀。
醫療團除了參訪花蓮慈院,也將參訪臺北慈院、臺中慈院、大林慈院,深入了解慈濟醫療志業體的運作。參訪花蓮慈院時,由牙科主任李彝邦帶團參觀大愛醫療溯源館,細說證嚴上人成立慈濟功德會時,如何從濟貧開始、進而舉辦義診,到發願興建醫院的歷程。並在這過程中得到創院院長杜詩綿、第二任院長曾文賓,以及慈濟科大創校校長楊思標3位醫師鼎力支持,3位醫師對臺灣醫療史都是貢獻良多,曾文賓教授與楊思標教授,甚至分別被譽為臺灣烏腳病之父與肺結核防治之父。
花蓮慈院志工楊芳嬌也透過翻譯,向醫療團敘說證嚴上人如何號召大家發動善心、以日捐五毛錢、匯聚點滴的善力量來籌款建院,上人甚至為了打造一間,由眾人涓滴之愛建立的醫院,婉拒了日本慈善家2億美元的善款。這一段慈濟人,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深深打動了尼泊爾醫療團成員的心靈。
慈院的歷史 尼泊爾的希望
尼泊爾衛生官Upendra Dhungana表示,慈濟醫療志業能夠建立讓全球血癌患者配對用的骨髓幹細胞中心資料庫,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他希望未來有機會,讓更多尼泊爾醫師前來感受這份大愛長情的力量,並與慈院醫護人員,交流最先進的癌症醫學療法。
Nabin Manandhar里長表示,2015年尼泊爾發生規模7.8大地震,慈濟志工前來援助;2019年新冠疫情,慈濟慈善基金會再度援助製氧機、口罩等重要醫療配備;今年透過慈濟人醫會年會,更了解志工在醫療義診所扮演的角色。他感動說道,臺灣慈濟證嚴法師就像就救苦救難的佛陀,透過慈善、醫療、教育,實踐佛陀的理念,啟發世人。並說,這次參加人醫會年會,看到很多志工都是超過60歲的長輩,希望回國後,也帶動尼泊爾退休長輩出來做志工,匯聚大家愛的力量。
負責擔任這趟醫療團翻譯的來西亞志工莊菀佳醫師則表示,透過這次參訪,尼泊爾的友人會更加了解證嚴上人的願力與愛的力量,了解到即便資源匱乏,還是可以涓滴匯聚眾人之力,一起成就善志業。
(文:陳炳宏,花蓮報導)(文史處:楊雅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