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注意司儀的cue點要接好,一秒都不能差!」林麗萍(前一)專業的叮嚀青年音控團隊。[攝影者:簡鴻海]](/community/./images/community/788E1190D0D611EF973EC77D65A79A3D_0.jpg)
影音呈現是整場活動的靈魂,引導活動中每一個步伐,律動著每一段節奏 ,是導演者,更是指揮家。「2025年『青春力 揚起善孝應』歲末祝福」於臺中靜思堂展開,音控團隊於1月4日及1月12日配合彩排,掌控全場節目進行中的影音、燈光。
影音控制、燈光控制是活動中最重要的彩妝師,掌控全場參與會眾們視覺與聽覺的眼耳,讓整場觀眾沐浴在歲末祝福及演繹傳遞的真善美中。這次資深音控總窗口是經驗豐富又專業的林麗萍,青年志工對接窗口是曾在慈大傳播系就讀,也在學生慈青社時期就開始接觸音控的紀懿倫。
團隊中有導播經驗豐富的蔡奇成、負責投射燈光的林建強,還有青年志工團隊曾渙中、林群傑、邱維鋤、林宜蓁、劉茜穎。這一群青年人都是慈濟志工的子女。
2024年12月28日下午彩排至2025年1月4日的總彩,音控團隊與活動組超強默契的配合,指令一下,音樂、影片就到位。「我對於青年們所組成的團隊,只有一個要求,『一秒都不能差!』」
林麗萍說,雖然大家是第一次合作,神奇的是,彩排時,人人都十分專注,用心在當下,一切自然就成就了。「『一秒不差』所指的是,不僅止於活動時影音的呈現,更是一分薪傳的使命,用心傳遞,讓傳承工作也到位,沒有秒差!」
這次音控團隊成員,有已受證青年林群傑雙手掌控著燈控,調整操作盤,雙眼專注舞臺的變化、耳朵聽著司儀的講詞,還要注意林麗萍及紀懿倫窗口的叮嚀。
林群傑專業的架式,原來是在就讀逢甲大學參加慈青社時就開始學習音控,也是慈青社社長。林群傑的媽媽葉慧芬,是中區人醫會負責窗口,從小也沐浴在慈濟大家庭的環境中。面對百個按鈕轉盤,他熟捻地操控著影音燈光,與母親一樣深具人文精神。
另一位,高瘦穿著灰色志工服的邱維鋤,就讀中臺科技大學時也是慈青社社員,父母也都是大里區慈濟人,用心做慈濟,是孩子的榜樣,長大後的邱維鋤,自然而然跟著父母做慈濟。
青年對接窗口紀懿倫生長在慈濟家庭裡,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皆為慈誠委員。媽媽胡毓茹是宗教處同仁,年輕人彩排時,她也來到現場關懷鼓勵,給女兒及團隊按一個讚,再加溫暖的抱抱,讓紀懿倫力量加倍。
去年(2024),紀懿倫也在全球人醫年會承擔音控,但只是很單純接收影音資料,確認檔案沒問題,或現場他們臨時拿來檔案或臨時改檔案,她就馬上去換影音資料。
「這次的資料複雜許多,因為是統整的工作,需要常去跟企劃團隊作確認,這一段要什麼音樂,這一段演繹是什麼影片等等,我再去作合體。」她雖語氣略帶擔憂,然而因著不同場次和活動規模,對於龐大的影音資訊學習和管理,她已經了解到「以一法應萬變」的道理。
紀懿倫承擔此此青年音控的負責窗口,在人員的管理上,她會去思考每個人比較適合的位置。譬如曾渙中是第一次進音控室,比較沒有經驗,她就智慧地安排在電腦操控。
有些年輕人對電腦比較上手,就安排在適合的位置,但她會先請教林麗萍的意見。「這次我很感恩,年輕人都很願意去學習和配合。」對於音控團隊的工作安排,紀懿倫似乎已開始感受到其中奧妙的學問。
對於器材的管理學習上,譬如燈光,紀懿倫笑著說:「靜思堂的燈光其實已經很完善,但如果要做到更完美的呈現,還是稍嫌不足。」她很用心,從一開始的彩排到最後演出,一再去確認燈光和團隊想呈現的效果。
「必須一再評估,這些其實我都還不會。」她謙虛地說,對於資訊、人員、器材的管理與學習,來自於一分自信感,這也印證了上人常說的,「做中學、學中覺」的智慧。從音控室,可看到資深與青年的傳承已無縫接軌了,分秒不差。


圖左 :林麗萍(坐右二)是青年社區歲末祝福音控總窗口,經驗豐富又專業地傳承給青年人。[攝影者:沈杏宜]
圖右 :蔡奇成(左二)導播經驗豐富,紀懿倫(左一)忍不住喜悅的分享地說,「有師兄在,我很放心。」[攝影者:簡鴻海]


圖左 :穿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林群傑(前),雙手掌控著燈控,調整操作盤,雙眼專注舞臺的變化、耳朵聽著司儀的講詞,還要注意林麗萍及紀懿倫的叮嚀。[攝影者:簡鴻海]
圖右 :紀懿倫媽媽胡毓茹(中)彩排時也來現場關懷。母親鼓勵女兒給一個讚再加溫暖的抱抱,讓紀懿倫力量加倍。[攝影者:沈杏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