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學一門技藝 多一個角度看世界

學一門技藝 多一個角度看世界

E-mail 列印
2024年11月9日,時隔五年,新加坡慈濟社教中心再次以茶會形式,舉辦活動豐富、氣氛溫馨的「成果展暨開放日」。當天不僅是各個年齡層的學員,將所學成果在臺上呈現,活動還特別設立了體驗區,涵蓋頌缽、書法、 茶道、花道、彩墨畫和烹飪試吃等項目,讓有興趣的民眾能夠進一步瞭解和參與。體驗時還融入靜思語分享,用一句句溫暖的話語傳遞善意。

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執行長劉瑞士在致歡迎詞時,鼓勵大家保持終生學習的心態:「活到老,學到老,不要認老!」劉瑞士指出,慈濟的社教課程與一般課程不太相同,大家一踏進靜思堂就能感受到寧靜的氛圍,找到心靈的祥和。通過互相學習,改變觀念與想法,課程讓學員在自我修練中,收穫輕安與愉悅。

◎成果與體驗 展示創意與成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員將所學成果加入創意元素一一呈現,每門課程展現獨特魅力,令人眼睛為一亮,精彩表演贏得眾人陣陣掌聲。

對音樂有濃厚興趣的李宥珊,是這次古箏演奏最年輕的表演者。自七歲起在母親的鼓勵下學習鋼琴,2023年從雅加達來到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NAFA)攻讀鋼琴文憑。今年初,她在慈濟人文青年中心,看到古箏班招生資訊後報名參加,從此愛上了這個古典樂器。

李宥珊分享,古箏和鋼琴在演奏方式上差異明顯:古箏通過撥弦演奏,使用五聲音階,沒有「Fa」和「Si」音,而鋼琴通過按鍵演奏,是七聲音階。

雖然有音樂基礎,但初學古箏時她也遇到不少挑戰。通過理解兩種樂器的原理,合理安排練習時間,她逐漸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也體驗到演奏完成後的滿足感。她希望借助成果展,讓更多人接觸和喜愛古箏。

「臉帶微笑,心帶寬容。」當身心養生學老師楊偉龍在茶會上,帶領觀眾進行放鬆練習時,整個現場仿佛被一種輕鬆的氛圍包圍。楊偉龍老師的聲音溫暖而有節奏,引導每個人與身體的對話,觀眾跟隨動作,逐漸感受到身體變得柔軟、放鬆。他表示,在慈濟授課收穫良多,不僅教學有成,也學習到慈濟人文之美。

◎涵養人文 讓身心靈平衡

參與體驗的民眾邱偉豪分享:「現代生活節奏太快,身心養生學讓我們能放慢腳步,保持內心的平和,才能擁有好的磁場和持續的正能量。」

民眾朱寶蓮通過慈濟官網,瞭解到成果展暨開放日的資訊,第一次來到靜思堂時,還以為走錯了地方。她驚訝地說,這裡不像一般展覽廳那樣,讓人獨自參觀,而是有志工熱情接待每位訪客,茶會節目也安排得非常周到,不需要四處走動就能全面瞭解課程與學員的成果展示,非常貼心。

住在靜思堂附近的葉燕妮,同樣通過官網報名參與開放日。原本她計畫瞭解古箏課程,但因遲到錯過演奏表演。有些失望的她本想在樓下展區簡單流覽後離開,卻被接待志工的熱情所打動。志工主動聯絡社教中心職工藍玥君,耐心為她講解課程細節並解答疑問。

葉燕妮表示,希望能旁聽古箏的第一堂課,以確認自己過去的學習基礎,是否能跟上課程進度。原本只打算短暫停留,她最終卻意外逗留了一個半小時,離開時對課程和活動的安排感到非常滿意,收穫滿滿。

此次成果展的協調員陳盈慈表示,疫情期間社教活動曾一度停課,學員人數有所減少。為順應新趨勢,疫情後社教中心開辦了更多元化的課程。這次成果展,不僅是在籍學員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也希望借此吸引過去的學員回歸,同時讓新到訪的民眾,更加瞭解慈濟社教課程的內容與價值。

目前,慈濟社教課程在巴西立的靜思堂和義順的慈濟青年中心開辦,方便民眾就近參與。休閒活動不局限於滑手機或度假,通過學習一門興趣,不僅能提升自我成長,還能陶冶心情,找到生活的平衡與滿足感。

圖左 :2024年11月9日,社教成果展暨開放日在靜思堂舉辦,有人認真寫書法,有人正在跟著老師學習。[攝影者:李副腆]
圖右 :2024年11月9日,社教成果展暨開放日在靜思堂舉辦。[攝影者:李副腆]

圖左 :2024年11月9日,在靜思堂舉辦社教成果展暨開放日,有一百多位民眾來參與。[攝影者:李副腆]
圖右 :2024年11月9日,社教成果展暨開放日在靜思堂舉辦,資深花藝志工正在傳授花藝技巧。[攝影者:李副腆]

圖左 :2024年11月9日,在靜思堂舉辦社教成果展暨開放日,小朋友展示書法之美。[攝影者:李副腆]
圖右 :2024年11月9日,在靜思堂舉辦社教成果展暨開放日,民眾歡喜品嘗各種拿手小吃。[攝影者:李副腆]

圖左 :對音樂有濃厚興趣的李宥珊(右),是這次古箏演奏最年輕的表演者。[攝影者:張彧瑞]
圖右 :頌缽課程的佃思絲老師通過演示,以聲音療愈的方式説明身體深度放鬆,帶領大家探索聲音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攝影者:張彧瑞]
圖左 :身心養生學老師楊偉龍(右)在茶會上,帶領觀眾進行放鬆練習。[攝影者:張彧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