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醫院急診部主任廖秀儀醫師,2014年參與人醫年會認識慈濟的醫療志業。儘管醫務繁重,此次義診活動發心協助規劃。[攝影者:丘晋豪]](/community/./images/community/CE985D408EA311EFBCD8533BE583BAFF_0.jpg)
此義診活動獲得政府及私人醫療單位的積極支 持,共有三十六位醫護人員熱情參與規劃,民眾反應熱烈。在志工們的用心策劃下,從接待、註冊、等候區到看診區,井然有序地進行。志工們還準備了麵包送給看診民衆享用,親切的招呼,讓前來看診的民衆感到溫馨無比。
◎戶外義診 就近照護
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社區戶外義診活動停辦近四年後,終於再次啟動。本次義診地點選在瓜拉峇南市集的一處空地,方便當地居民步行前往,不僅解決了交通不便的問題,也鼓勵更多人前來就診。
美里志工團隊克服戶外舉辦義診的挑戰,就地設立帳篷式的門診區、棚内安裝空調設備、接水接電、提高門診空間舒適度,讓醫護人員可以專心為民衆服務。當天有兩百一十三人前來註冊 ,八十二位為外籍勞工及無國籍人士。看診人次為三百六十五人,分別是普通科一百一十六人次、牙科八十人次、眼科一百二十八人次及中醫推拿四十一人次。
從過去舉辦的義診經驗,察覺到美里北區瓜拉峇南一帶的居民,收入普遍低,且最靠近的杜當綜合診所也有一段距離,對沒有交通工具的居民來說,還得花上一筆交通費。
疫情期間,很多以散工爲生的家庭,手停口停,面對生活困難。慈濟啓動關懷行動,提供生活費及物資發放,總發放家庭戶數超過五百五十戶。每一個申請的家庭,志工親自致電或前往家訪,了解家庭所需後,再評估發放。也透過這個發放活動所收集的數據及資料,得知美里有許多的外籍勞工及無國籍人士,集中居住在北區一帶。
這些家庭普遍收入微薄,且子女眾多。如果生病,到醫院治療需要繳付外國人士的醫療費用,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負擔,因此多數人選擇不就醫,忍耐病痛或長期忽略自己的健康,導致延誤治療而造成更多的問題。據了解,多數外勞離鄉背井來美里討生活,每個月還需要寄生活費回去給鄉下的家人,所以自己在這裏的開銷能省則省。
◎不計付出 歡喜承擔
實業組志工楊慧儀,因為先生的接引而加入慈濟,今年開始投入較多的時間參與慈濟活動。這次義診,抱著學習的心態,勇於承擔協調的職務。「今天來看診的人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多。發現到這裏還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壓、血糖是超標的,很高興可以辦這樣的義診活動來幫助他們。」
從馬六甲遠嫁到美里的志工張旭晶,小學時期就跟隨也是慈濟委員的母親,參與慈濟醫療活動。身為三位孩子的媽媽,平時要兼顧家業與公司的工作,但她把握因緣投入志業活動。抱著歡喜的心,她毅然答應承擔這次活動協調,向大家學習。
「很感恩在籌辦這個義診的過程中,有資深的志工在陪伴和經驗的分享。」除了活動協調,張旭晶與楊慧儀也是負責聯係醫護人員的窗口。「醫護人員跟我們的互動非常好,也很樂意的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及一起規劃門診細節。」張旭晶在承擔中學習,收穫滿滿。
此次的義診得到政府及私人診所、醫院的積極参與。美里KPJ專科醫院有九位護理人員前來提供體脂、血壓及血糖檢驗。來自KPJ營銷部的陳苓湘第一次參與慈濟義診,她說:「之前,我們醫院也曾經與慈濟合作過,非常樂意參與這樣回饋社會的義診活動,這裏有很多人無法得到醫療的服務,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到他們。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好事。」
沈樂恆醫師是明亮的微笑牙科中心(Bright Smile)的負責人,非常認同慈濟的慈善醫療活動,只要慈濟有義診活動,沈醫師都會積極邀約診所醫護人員參與,同時結緣牙科部所需的醫療用品及藥物,並爲了戶外義診需求,特別請購了牙科椅及行動式的補牙洗牙機。「義診是無償的付出,看到需要的人得到幫助很快樂,深深感受助人為快樂之本。看到慈濟志工們的熱心,默默付出很多,也看到年輕的牙醫,積極參與這樣的社會服務,感覺很欣慰。」沈醫生分享付出的喜悅。
急診專科廖秀儀醫師,曾在2014年到臺灣花蓮參與人醫年會。去年(2023年)調回美里中央醫院服務,任職急診部主任。「期待參與慈濟的義診活動,很高興今天又很多人來看診。戶外義診場地規劃很妥當,看診區不悶熱也不吵雜,感恩志工們的安排。」廖醫師未來還是會積極參與義診活動,盡一分力量。
◎義診關懷 就拔病苦
印尼籍板厰搬運勞工哎菲沙峇迪(Al Fisah Badik),六年前離鄉來到美里討生活。「我的工作是搬運木材,長期杠重物的勞動工作,身體很多部位都受傷了,疼痛很久了。這次來到義診掛中醫推拿科,經過推拿後舒緩很多。」
來自菲律賓的勞工哈伊立爾(Hairir),與太太一起在工地做建築散工,通過宣傳單得知今天的義診活動,前來檢查眼睛。哈伊立爾視線模糊超過五年了,因為沒有能力,一直沒去就醫。經過醫生診斷是眼睛長外膜導致。醫師轉介到醫院做割除手術。
哈伊立爾收入不高,收入僅足夠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費,因負擔不起孩子的教育費用,所以無法送孩子去學校求學。得知割除外膜需要大概馬幣3,000元(約合新臺幣20,800元)的費用,哈伊立爾面露難色。慈濟志工索取資料,將進行家訪評估以提供醫療費用,希望能夠讓哈伊立爾順利接受治療。
證嚴上人靜思語——「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要走進去」,慈濟接觸的個案,不少的家庭因病而貧。義診活動的舉辦,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給有需要的人,守護民衆健康。


圖左 :負責牙科義診的沈樂恆醫師,熱心召集多位牙醫及助理,承擔當天的牙科部。[攝影者:丘晋豪]
圖右 :KPJ Specialist Hospital Miri九位護理人員參與義診活動,提供免費體檢服務。[攝影者:余文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