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慈濟約旦分會 愛越大漠願做花蓮靠山

E-mail 列印
一張張的白紙上,畫上大大的愛心,裡頭寫著「平安」、「祝福」、「臺灣加油」斗大的中文字,「慈心之家」(Tzu Xin House)的孩子們,雙手緊握著字卡,恭敬的神情,清澈的雙眼,善念共振,心念飛越大漠 ,祈願花蓮平安。

0403花蓮強震,震災震驚海內外,遠在千里之外的約旦慈濟志工,一樣心懸災情,牽掛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花蓮精舍。為了花蓮鄉親,每個人都願意,愛,刻不容緩。

◎慈心之家 愛不分宗教

4月3日,約旦志工、人醫會成員及敘利亞鄉親們,得知臺灣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之後,約旦分會在執行長陳秋華(濟暉)的引領下,紛紛向摯愛的慈濟與善良的臺灣鄉親,獻上慰問與祝福,希望受傷的人早日康復,後續重建順利。

當天慈心之家的媽媽、孩子,透過螢幕和志工陳述,急急動員。這群來自敘利亞,因內戰而逃離至約旦的單親媽媽、孤兒、老年人,長年在志工的關愛、陪伴、資助,提供房租、醫療、教育、培訓,而成長茁壯。

多年來慈濟人文的薰陶,媽媽及孩子也紛紛穿上志工背心,跟著分會團隊義診及發放,走入更苦的難民營、幫助同是難民的故鄉鄉親;愛不及的約旦河谷(Jordan Valley)、死海窪地等偏鄉,幫助約旦籍的貧困人民。

如今當他們得知臺灣花蓮,證嚴上人創立的精舍,慈濟的發祥地,發生這麼大的災變,一樣心急如焚。4月3日,當天,慈心之家集結所有人,為花蓮誠心祈禱,此刻,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愛不分宗教,信奉伊斯蘭教的他們,以最恭敬的祈福方式,為花蓮祝禱祈福,以最真摯的願力,期盼消弭災厄,苦難不再。

◎齋戒發放 愛隨分隨力

「齋戒月」是一個鍛鍊身體與心靈的月份。從日出到日落不吃不喝,不可以有放任欲望的行為,目的為培養同理心與慈悲心,並鍛鍊意志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讓人民體會,在沙漠中旅行的人沒有水喝的感覺,及貧困的人找不到食物的飢餓感。

志工也在這深具意義的齋戒月,舉辦各個梯次的發放。4月5日及6日,發放團隊來到南薩(Ramtha)、安曼(Amman)機場路區、安曼納札爾(Nazal),為敘利亞難民及本土的照顧戶送上生活必需品,在大大的環保提袋裡,放進滿滿的物資及關懷。

為了花蓮地震受災鄉親,在發放之前,志工高怡怡(Doris Kaur Hwa )帶領大家,向前來發放現場領取物資的民眾,說明花蓮地震嚴重的災情。這讓長期接受慈濟幫助的難民、照顧戶,心痛憂心。飲水思源,在核對身分之際,只見他們毫不猶豫,隨分隨力在竹筒裡投下愛心,點滴聚大愛,涓滴流向花蓮。

4月24日,募心募愛活動不止息,分會在社群發動串愛接龍,當下訊息不斷地湧進,同仁、志工、人醫醫師……串聯愛心的人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想盡一分力,共募集八百七十一約幣(約合新臺幣四萬零九百五十八元)。

陳秋華於四月底,回臺參加慈濟五十八周年活動,匯聚眾人愛心的善款,藉此因緣,直接送達花蓮本會。這分來自約旦大漠裡的愛,跨越宗教、國界、種族,彌足珍貴,期盼成為花蓮災區的安定力量,助受災鄉親一步步踏穩重建之路。

圖左 :4月3日,慈心之家所有人,為花蓮誠心祝禱,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愛不分宗教、年齡、種族。[攝影者:林綠卿]
圖右 :慈心之家的媽媽們,為花蓮震殤送上最誠摯的祝福。[攝影者:林綠卿]

圖左 :信奉伊斯蘭教的孩子們,以他們最恭敬的祈福方式,為花蓮祝禱祈福,以最真摯的願力,期盼消弭災厄,苦難不再。[攝影者:林綠卿]
圖右 :志工在齋戒月舉辦發放,4月5日,發放團隊來到安曼納札爾,為敘利亞難民及本土的照顧戶送上生活必需品。[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南蕯地區發放現場,長期接受慈濟幫助的難民、照顧戶,飲水思源,以愛來還。[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志工手捧募愛箱,發放現場,愛心湧現,為了花蓮鄉親,許多人都願意投入愛心。[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在核對身分之際,只見他們毫不猶豫,隨分隨力在竹筒裡投下愛心,點滴聚大愛,涓滴流向花蓮。[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志工高怡怡(右)帶領大家,向前來發放現場領取物資的民眾,說明花蓮地震嚴重的災情,募心募愛,大家熱烈響應。[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4月24日,分會在社群發動串愛接龍,隨著訊息不斷地湧進,串聯愛心的人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想盡一分力。[攝影者:林綠卿]